1.简答题- (共4题)
1.
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3)性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是利用其能与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组成: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3)性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是利用其能与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
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的是_____;
(2)10℃时,将NaCl、KNO3各30g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固体全部溶解的是_____;
(3)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固体,欲分离混合物获得更纯的KNO3,可在较高温度时制成饱和溶液,然后_____。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的是_____;
(2)10℃时,将NaCl、KNO3各30g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固体全部溶解的是_____;
(3)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固体,欲分离混合物获得更纯的KNO3,可在较高温度时制成饱和溶液,然后_____。
3.
为鉴别CuSO4、KOH、K2CO3、NaCl和稀硫酸五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做如下实验。
(1)通过观察就可以鉴别出CuSO4溶液,依据是_____;
(2)将剩余四种溶液分别取样,滴加酚酞溶液就可以将四种溶液分为两组,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组是_____;另一组的两种溶液不变色;
(3)将不变色的其中一种溶液加到(2)中两种红色溶液中,依据出现的明显现象鉴别出K2CO3溶液,则明显现象是_____;至此溶液鉴别完毕。
(1)通过观察就可以鉴别出CuSO4溶液,依据是_____;
(2)将剩余四种溶液分别取样,滴加酚酞溶液就可以将四种溶液分为两组,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组是_____;另一组的两种溶液不变色;
(3)将不变色的其中一种溶液加到(2)中两种红色溶液中,依据出现的明显现象鉴别出K2CO3溶液,则明显现象是_____;至此溶液鉴别完毕。
4.
回忆教材中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主要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提示:精盐的产率=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中出现_____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3)某同学所得产率与其他同学比较明显偏低,下列三种情况中,会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的是_____
A溶解时将5.0g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
提示:精盐的产率=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中出现_____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3)某同学所得产率与其他同学比较明显偏低,下列三种情况中,会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的是_____
A溶解时将5.0g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
2.流程题- (共1题)
5.
有一包固体,可能合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如图实验:

(1)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3)写出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的符号_____;
(4)实验方案不能完全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只需改进实验流程中的一处就能达到实验目的,改进的简要方法是_____。

(1)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3)写出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的符号_____;
(4)实验方案不能完全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只需改进实验流程中的一处就能达到实验目的,改进的简要方法是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7.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都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因此溶液都是混合物 |
B.有机物都合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
C.酸碱中和反成都生成盐和水,因此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
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因此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
8.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常温下,将硫放入氧气中 | 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硫能与氧气反应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
C | 向CaCO3中滴加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盐酸易挥发 |
D | 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试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 | 小灯泡变亮 | 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
A.A | B.B | C.C | D.D |
10.
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制备O2——加热KCl和MnO2的混合物 |
B.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观察颜色 |
C.分离Fe和Cu——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
D.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Ba(NO3)2——加入适量的K2SO4溶液,过滤 |
1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
B.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
14.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
C.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
4.填空题- (共3题)
17.
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表中X的数值为_____;
(2)从原子结构上分析,硅原子和氯原子中,更容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
(3)上述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中,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元素名称 | 钠 | 镁 | 铝 | 硅 | 磷 | 硫 | 氯 |
元素符号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原子结构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1)图表中X的数值为_____;
(2)从原子结构上分析,硅原子和氯原子中,更容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
(3)上述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中,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18.
生活处处有化学,请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缺_____元素能导致儿章发育不良或佝偻病,老年人会导致骨质疏松;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纯棉毛巾、塑料盆、不锈钢汤勺等日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
(1)人体缺_____元素能导致儿章发育不良或佝偻病,老年人会导致骨质疏松;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纯棉毛巾、塑料盆、不锈钢汤勺等日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
5.实验题- (共4题)
19.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向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填“大于”或“小于”)CO2;
(2)实验二的目的是验证物质燃烧需要_____;
(3)实验三能观察到铜片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1)实验一中,向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填“大于”或“小于”)CO2;
(2)实验二的目的是验证物质燃烧需要_____;
(3)实验三能观察到铜片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20.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供选择的仪器如图:

(1)仪器F的名称是_____;
(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组装整套装置时,可选用图中的A、B、C、J、L、P和_____;
(4)用集气瓶收集一瓶气体后,检验瓶内气体是CO2的操作是_____;
(5)用5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充分反应,理论上制得CO2_____g。

(1)仪器F的名称是_____;
(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组装整套装置时,可选用图中的A、B、C、J、L、P和_____;
(4)用集气瓶收集一瓶气体后,检验瓶内气体是CO2的操作是_____;
(5)用5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充分反应,理论上制得CO2_____g。
21.
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将黄铜片(铜锌合金)与纯铜片相互刻画的实验目的是_____;
(2)铁制品易生锈,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用文字说原因_____;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渣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況可能是_____;
A Al3+
B Al3+、Fe2+
C Al3+、Fe3+
D Fe2+、Cu2+
E Al3+、Fe2+、Cu2+
(1)将黄铜片(铜锌合金)与纯铜片相互刻画的实验目的是_____;
(2)铁制品易生锈,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用文字说原因_____;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渣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況可能是_____;
A Al3+
B Al3+、Fe2+
C Al3+、Fe3+
D Fe2+、Cu2+
E Al3+、Fe2+、Cu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