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校级联考集团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33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1

1.推断题(共2题)

1.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_____,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_____(答一条即可)。
(2)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B在生产上的用途有_____,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1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I.初步探究: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1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沦)(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白色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一定没有氯化钡。
(交流讨论)小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有NaOH
猜想二:没有NaOH
(探究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
_____
证明溶液M中有碳酸钠并被除尽
B.取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
_____
猜想一正确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2.科普阅读题(共1题)

3.
建立宏观﹣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7年5月18日,我国试采可燃冰成功,这将点亮新能源时代曙光。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CH4)]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1体积可燃冰可释放出约164体积的天然气,可燃冰有储量巨大、高效清洁、燃烧值高的特点。
(1)甲烷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如图是甲烷燃烧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
(3)如图所示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其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反应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_____。

3.计算题(共1题)

4.
往100g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分析并计算:

(1)a→b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混合物中的_____发生反应。
(2)求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简答题(共1题)

5.
植多家庭开始使用“扫地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扫地,而且简单实用。如图是某品牌扫地机器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机身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它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与单质铝相比,它的硬度更_____(填“大”或“小”),写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铁、铝的活动性顺序_____。
(3)根据扫地机器人的制造、使用情况,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

5.单选题(共14题)

6.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
B.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
7.
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  )
A.铁和盐酸混合制取氢气:2Fe+6HCl=2FeCl2+3H2
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5OH+3O22CO2+3H2O
C.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
D.赤铁矿(Fe2O3)高温下通CO炼铁:Fe2O3+3CO2Fe+3CO2
8.
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在发射后的两年内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对接任务,从而建立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的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设置发射时间B.装灌燃料
C.点火发射D.调整轨道
9.
下列涉及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B.根据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根据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D.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为60%的浓硫酸,加10mL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0%
10.
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11.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铊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铊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81
C.Z的原子序数大于YD.X和Y处于同一周期
12.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将 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
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 和 Zn 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D.向 Ba(OH)2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13.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将铁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C.酚酞溶液中滴入浓氨水会变红色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
14.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河水→Ⅰ.沉降、过滤→…→Ⅱ.吸附 X,↓)→Ⅲ.液氯,↓)→净化的水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步骤Ⅱ、Ⅲ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15.
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课外
实验




实验
结论
说明蜡烛
含有炭黑
说明有些花的色素
可做酸碱指示剂
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
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种
溶剂里溶解性不同
 
A.AB.BC.CD.D
16.
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20g
C. 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甲溶液析出5g固体
D. 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17.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钠、烧碱、NaOH
B.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C.碳酸钙、消石灰、CaCO3
D.氧化钙、熟石灰、CaO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
二氧化碳气体
氯化氢气体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收集气体
C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Cl溶液
MgCl2
加入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滤
 
A.AB.BC.CD.D
1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氯化钠B. 倾倒液体
C. 点燃酒精灯D.读取液体体积

6.填空题(共2题)

20.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铁离子_____;
(2)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_____;
(3)水银_____;
(4)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
(5)一种铵态氮肥_____;
21.
是枣庄人非常喜爱的三种特色美食,请回答:

(1)菜煎饼中煎饼富含糖类,蔬菜富含 (填一种有机营养素)。
(2)羊肉汤一端上来就能闻到香味,原因是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3)炒辣子鸡时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盛过辣子鸡的餐具可用洗洁精清洗,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7.实验题(共2题)

22.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制碱过程中通NH3的作用是_____。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
23.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_____。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用F、G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科普阅读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