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化学反应在防治环境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某工厂废气中的SO2,可用以下方式处理。方式一:2SO2+O2+2CaO═2CaSO4;方式二:2SO2+O2+4NaOH═2Na2SO4+2H2O试计算:
(1)方式一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为____;方式二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
(2)若用方式一处理9.6tSO2,所得产品价值____元?(写出计算过程)(已知:CaSO4的价格为700元/吨)
(3)若用方式二处理9.6tSO2,刚好用去50t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最终结果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1)方式一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为____;方式二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
(2)若用方式一处理9.6tSO2,所得产品价值____元?(写出计算过程)(已知:CaSO4的价格为700元/吨)
(3)若用方式二处理9.6tSO2,刚好用去50t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最终结果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2.综合题- (共1题)
2.
2019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其检验”。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需要用到图I所示仪器中的①⑤⑥和_____(填序号)。
(3)欲调整试管倾斜角度,应调节图II中A、B、C哪个旋钮:____。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下图所示正确的是___。

(5)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记录了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实验装置;
②在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并旋紧胶塞,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确定木块和酒精灯的高度,再将气体发生装置固定在铁架台的合适位置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再盖上毛玻璃片正放于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
⑨实验结束后,先将大试管内取下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后再进行清洗。
请回答下列问题:
I.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II.步骤⑧中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步骤____中出现的错误操作;(填序号)
III.步骤⑤中,实验过程发现集气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
(6)实验室还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市售双氧水中加入___mL水。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需要用到图I所示仪器中的①⑤⑥和_____(填序号)。
(3)欲调整试管倾斜角度,应调节图II中A、B、C哪个旋钮:____。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下图所示正确的是___。

(5)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记录了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实验装置;
②在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并旋紧胶塞,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确定木块和酒精灯的高度,再将气体发生装置固定在铁架台的合适位置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再盖上毛玻璃片正放于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
⑨实验结束后,先将大试管内取下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后再进行清洗。
请回答下列问题:
I.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II.步骤⑧中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步骤____中出现的错误操作;(填序号)
III.步骤⑤中,实验过程发现集气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
(6)实验室还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市售双氧水中加入___mL水。
3.简答题- (共1题)
3.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燃烧:____。
(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
(3)铁和硫酸铜溶液:_____。
(4)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
(5)用熟石灰改良含硫酸的酸性土壤:______。
(1)一氧化碳燃烧:____。
(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
(3)铁和硫酸铜溶液:_____。
(4)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
(5)用熟石灰改良含硫酸的酸性土壤: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感悟)
(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_________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查阅资料)
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 | Na2CO3 | NaHCO3 | Ca(OH)2 | Ba(OH)2 |
溶解度/g | 21.5 | 9.6 | 0.165 | 3.89 |
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感悟)
(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_________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5.流程题- (共1题)
5.
以下为制备纳米CaCO3的一种流程:

(1)“酸溶”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中操作1、2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用于流程的是_______。
(4)为了提高转化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__(填序号)。
a.搅拌溶液 b.适当增大通入气体的速率 c.加热溶液至100℃
(5)操作2得到的溶液,农业上可用作___。
(6)操作2所得固体还要进行以下操作:洗涤、___。检验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__。

(1)“酸溶”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中操作1、2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用于流程的是_______。
(4)为了提高转化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__(填序号)。
a.搅拌溶液 b.适当增大通入气体的速率 c.加热溶液至100℃
(5)操作2得到的溶液,农业上可用作___。
(6)操作2所得固体还要进行以下操作:洗涤、___。检验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__。
6.单选题- (共25题)
9.
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C、CO、CO2 B. H2O2、H2O、O2
C. KOH、K2CO3、KNO3 D. Fe2O3、FeCl3、Fe(OH)3

A. C、CO、CO2 B. H2O2、H2O、O2
C. KOH、K2CO3、KNO3 D. Fe2O3、FeCl3、Fe(OH)3
12.
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黄芩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6:12:5 |
B.汉黄芩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4g |
C.汉黄芩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质量分数 |
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
1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C.氧化铁粉末与一氧化碳反应时,黑色粉末变成红棕色 |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19.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
B.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 |
C.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 |
D.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
20.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都呈固态 |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
C.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常温下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21.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水资源不会短缺 |
B.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有色物质和有臭味物质 |
C.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2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
B.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
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Na+和Cl- |
23.
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属于易溶物质 |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60℃时,11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
D.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
2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NaCl粉末(KNO3)——降温结晶 | B.MnO2粉末(KCl)——水 |
C.NaOH溶液(Na2CO3)——氯化钙 | D.CaO粉末(CaCO3)——稀盐酸 |
25.
分析推理是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等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醋酸溶液中也含有H+ |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C.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29.
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糖类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
B.饱和硫酸铵溶液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
C.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 |
D.人体所需大多数是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
7.填空题- (共2题)
32.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是__。
(2)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3)电动公共汽车的电池在充电时将电能转换成_____能。
(4)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__性;烧菜时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__;下列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代号)。
A 在加油站不能接听和拨打手机
B 夜间发现厨房内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 楼道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 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要严禁烟火
(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是__。
(2)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3)电动公共汽车的电池在充电时将电能转换成_____能。
(4)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__性;烧菜时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__;下列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代号)。
A 在加油站不能接听和拨打手机
B 夜间发现厨房内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 楼道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 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要严禁烟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25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