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钡的固体混合物32.5克,加入82.8克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________克。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________克。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如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H、F物质类别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G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H转化为B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________。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G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H转化为B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________。
3.单选题- (共6题)
4.
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X | Y | Z | ![]() |
A | Fe | FeCl2 | Fe2O3 | |
B | Ca(OH)2 | NaOH | NaCl | |
C | AgNO3 | Ba(NO3)2 | BaSO4 | |
D | H2O | O2 | CO2 |
A.A | B.B | C.C | D.D |
5.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
B.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甲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
C.硝酸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
D.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则氧化钙也不能与水反应 |
6.
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是102.5g |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将70℃ 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 |
D.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g |
7.
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各加入足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左端烧杯加入5.6克铁,要使天平再次平衡,应向右边烧杯加入
A.5.4克氧化钙 | B.5.6克铜 | C.6克镁 | D.10克碳酸钙 |
8.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A B C D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 B.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Ba(OH)2溶液 | D.加热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的混和物 |
4.填空题- (共2题)
10.
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向滤渣A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A中一定有 ;滤液B中一定有的金属离子是 ;一定没有的金属离子是 .
5.实验题- (共1题)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2)氮气在很多领域用途广泛,实验室用加热NaNO2和NH4Cl的浓溶液制取氮气。
①实验室制取氮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②氮气的密度略微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氮气时可用________,但不宜用________(填序号)。
(3)为验证某CO2气体中是否含有C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通过实验验证CO2气体中含有CO,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证明CO2气体中含有C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2)氮气在很多领域用途广泛,实验室用加热NaNO2和NH4Cl的浓溶液制取氮气。
①实验室制取氮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②氮气的密度略微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氮气时可用________,但不宜用________(填序号)。
(3)为验证某CO2气体中是否含有C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通过实验验证CO2气体中含有CO,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证明CO2气体中含有C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