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南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25720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4

1.推断题(共1题)

1.
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_____(填“酸”或“碱”),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氧化物,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3题)

2.
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__________,同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有_______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______________(填俗称)来检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1)生铁中_______碳(填“含”或“不含”);
(2)碳与稀盐酸________反应(填“能”或“不能”,下同),铁与稀盐酸_______反应。
3.
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学生想探究生锈是否必须同时有空气和水,他将干净的铁钉放入A、B、C三支干净的试管中,再各加入某些物质或用品进行研究。

(1)一周后,编号为_____的试管中铁钉最易生锈.
(2)比较吐鲁番盆地和海南岛两地,铁生锈相对较慢的地区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甲、乙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该溶液是否变质,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
猜想2:该溶液部分变质,溶液中溶质有NaOH和Na2CO3
猜想3:该溶液全部变质,溶液中溶质只有________。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猜想3错误。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________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得出结论:该溶液中含碳酸钠。
(实验启示)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5.
在含少量杂质的碳酸钙样品中加入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克;
(2)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4.单选题(共23题)

6.
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
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倒掉一半,剩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0% B.5%
C.2.5%     D.20%
8.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   )
A.加热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B.将潮湿的O2通过浓H2SO4除去水蒸气
C.用磁铁吸除铜粉中少量的铁粉D.加入铁粉除去FeSO4中少量CuSO4
9.
电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是因为钨(  )
A.导电性好B.硬度适中,易造型
C.熔点高,不易熔化D.有金属光泽
10.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2HCl=MnC12+H2B.Mg+MnSO4=MgSO4+Mn
C.Mn+Cu(NO32=Mn(NO32 + CuD.Fe+MnSO4 =FeSO4+Mn
11.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不锈钢B.四氧化三铁C.青铜D.锰钢
12.
下列金属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的是(  )
A.铁B.镁C.铜D.银
13.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
A.浓盐酸B.铁粉C.生石灰D.氢氧化钠
14.
用实验比较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直接使用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硫酸亚铁溶液B.硝酸银溶液
C.盐酸溶液D.硫酸铜溶液
15.
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活动性:N>M B. 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 相对原子质量:N>M     D. 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16.
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
17.
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氯化钠的取用B.氯化钠的称量C.水的取用D.氯化钠的溶解
18.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将泥土放入水中搅拌,可以得到溶液
C.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1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乳化原理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20.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里,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B.植物油C.泥土D.蔗糖
21.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
22.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
A.蒸发溶剂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D.加入KNO3固体
23.
下列各组物质,能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的( )
A.稀硫酸和醋酸溶液B.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D.稀氨水和澄清的石灰水
24.
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B.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D.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处有白雾
25.
胃液中含有少量酸溶液可以帮组消化,该酸是(   )
A.醋酸B.碳酸C.硫酸D.盐酸
26.
打开盛有下列试剂的试剂瓶盖后,在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
A.浓盐酸B.浓硫酸C.稀盐酸D.稀硫酸
27.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变( )
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
28.
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指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熟石灰B.氢氧化钙C.石灰石D.消石灰

5.选择题(共1题)

29.

下表为某校初中学生调查统计的“与父母沟通情况”部分数据。据此回答下面题目。 

6.填空题(共7题)

30.
硫酸和盐酸都是实验室常用的酸,它们有许多相似的性质。
(1)硫酸和盐酸溶液的pH都_______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色。
(2)盐酸和硫酸都能除去铁锈。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可看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_______色。
(3)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请写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1.
将稀盐酸分别滴入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1)不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_____;
(3)有浅绿色溶液产生的是__________;
(4)有蓝色溶液产生的是__________;
(5)溶液变成红色的是__________。
32.
少数不法商贩对海产品的保鲜以及室内装修材料中都涉及甲醛,其化学式为CH2O,是一种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机物。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醛由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
(2)甲醛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3)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
33.
如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

(1)所标各部件中(填序号),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填序号)。
(2)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锈蚀,这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和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_____ Cu。(用“>”、“<”填空)
35.
下表是KNO3 、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_;
(2)30℃时,KNO3 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3)KNO3 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36.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在__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
(3)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_______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质量为_______g。
(4)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
(5)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3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