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青少年过多摄人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请计算.
(1)该反式脂肪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
(2)141g该反式脂肪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
(1)该反式脂肪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
(2)141g该反式脂肪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
2.
将含有NaCl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 g完全溶于90 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求10 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求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求10 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求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推断题- (共1题)
3.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和NaOH 猜想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NaOH或氢氧化钠.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和NaOH 猜想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NaOH或氢氧化钠.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测溶液pH | 滴加Na2CO3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 |
实验操作 | ![]() | ![]() |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 有气泡产生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5.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7.4 | 4.2 | 5.0 | 3.8 |
反应后的质量(g) | 6.2 | x | 5.2 | 3.8 |
A.物质a是生成物 | B.x=5.2 |
C.d一定是催化剂 | 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 |
7.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 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A. 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 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8.
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
B.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
C.Na、B、H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4 |
D.含2个氢分子 |
11.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12.
为了除去物质内的杂质,需选用适当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选用试剂 |
A | C(Fe) | 盐酸 |
B | CaCl2溶液(HCl) | Ba(OH)2溶液 |
C | CO2(CO) | 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
D | NaOH溶液[Ca(OH)2] | K2CO3溶液 |
A.A | B.B | C.C | D.D |
5.填空题- (共2题)
1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______;②两个氢原子______;
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④四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2)在符号“
”中H正上方的“+1”表示___________,H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__
(3)标出MgO中Mg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______;②两个氢原子______;
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④四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2)在符号“

(3)标出MgO中Mg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15.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t 3℃ 时,将 3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
(4) t 3℃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1)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t 3℃ 时,将 3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
(4) t 3℃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16.
如图实验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
(3)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填代号),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____(从D﹣F中选择,下同)。
(4)欲制取CO2,B装置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收集CO2应选择__________装置,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欲干燥CO2,应将气体通过G装置,G中应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
(3)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填代号),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____(从D﹣F中选择,下同)。
(4)欲制取CO2,B装置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收集CO2应选择__________装置,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欲干燥CO2,应将气体通过G装置,G中应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