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山东是海洋大省,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远大。
(1)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主要用“盐田法”,主要流程如下:

①像海水“晒盐”这样,经日晒、风吹等,溶液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之一),直至饱和析出晶体,这便是___________结晶。(填“蒸发”“降温”之一)
②母液也称“苦卤”,可提取多种原料,它是NaCl的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2)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海水或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在上述转化过程中,经历了前两个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和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2℃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_____ NaCl的溶解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②在t1℃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_____g KNO3。
③将t2℃时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
④在t2℃时,KNO3的饱和溶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溶解NaCl。室温时,一小试管内盛有KNO3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KNO3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现将多量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_______。
(1)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主要用“盐田法”,主要流程如下:

①像海水“晒盐”这样,经日晒、风吹等,溶液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之一),直至饱和析出晶体,这便是___________结晶。(填“蒸发”“降温”之一)
②母液也称“苦卤”,可提取多种原料,它是NaCl的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2)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海水或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在上述转化过程中,经历了前两个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和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2℃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_____ NaCl的溶解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②在t1℃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_____g KNO3。
③将t2℃时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
④在t2℃时,KNO3的饱和溶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溶解NaCl。室温时,一小试管内盛有KNO3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KNO3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现将多量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uO、NH4Cl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B的水溶液显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中性”之一)
(2)写出步骤③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滤液E中一定存在酸根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
(4)混合物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B的水溶液显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中性”之一)
(2)写出步骤③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滤液E中一定存在酸根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
(4)混合物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甲、乙两个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金属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Ι.甲组同学收集了一些废铜屑。他们欲用这些废铜屑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1:Cu
CuO
CuSO4
方案2:Cu
CuSO4[已知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从绿色化学的观点出发,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_____方案(填“1”或“2”)。
Ⅱ.乙组同学还利用单质铜制取氢氧化铜。设计方案如图1:
(1)铜加热转化为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反应类型(填“化合”、“分解”、“置换”之一)。
(2)取一定量的氧化铜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1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① 滴入上述NaOH溶液至 B 点时,溶液中溶质是_____。
② 当滴入上述NaOH溶液至 A 点时,试通过计算,所得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 0.1g)
Ι.甲组同学收集了一些废铜屑。他们欲用这些废铜屑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1:Cu


方案2:Cu


从绿色化学的观点出发,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_____方案(填“1”或“2”)。
Ⅱ.乙组同学还利用单质铜制取氢氧化铜。设计方案如图1:

(1)铜加热转化为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反应类型(填“化合”、“分解”、“置换”之一)。
(2)取一定量的氧化铜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1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① 滴入上述NaOH溶液至 B 点时,溶液中溶质是_____。
② 当滴入上述NaOH溶液至 A 点时,试通过计算,所得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 0.1g)
4.单选题- (共14题)
5.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
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 |
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
7.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 水分子不断运动 |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 压强增大,分子体积变小了 |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 水分子很小 |
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具有酸性 —— 都含有H+ |
9.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A.铁粉(铜粉)——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
B.CO2(HCl)——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
C.CaCO3固体(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晾干 |
D.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
10.
“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露天焚烧小麦秸秆,还肥于田 |
B.推广使用优质燃煤,减少空气污染 |
C.回收废旧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 |
D.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
12.
有一固体粉末X,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H2SO4溶液、Ba(NO3)2溶液、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固体粉末X是下列各项中的()
加入物质 | H2SO4溶液 | Ba(NO3)2溶液 | NaOH溶液 |
现象 | 有气泡产生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固体溶解 |
A.铁粉 | B.氧化铜粉末 |
C.碳酸钙粉末 | D.碳酸钠粉末 |
13.
向一定质量的 Zn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 M 和滤渣 N.向滤渣 N 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 M 的颜色呈无色 |
B.滤液 M 中一定存在 Zn2+、Fe2+ |
C.滤渣 N 中一定含有 Fe 和 Cu |
D.滤渣 N 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
15.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5~4.5;苹果汁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 |
B.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
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
D.牛奶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
16.
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加油站、加气站附近严禁烟火 |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倒水浇灭 |
C.冬季燃煤取暖时,保持有效的通风 |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 |
5.填空题- (共2题)
18.
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研究方法。按要求从氢气、碳酸钠、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盐酸、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____________ (2)一种气体肥料______________
(3)一种微溶于水的碱______________ (4)水溶液显碱性的盐__________
(5)一种强挥发性酸_______________
(1)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____________ (2)一种气体肥料______________
(3)一种微溶于水的碱______________ (4)水溶液显碱性的盐__________
(5)一种强挥发性酸_______________
19.
一般情况下,塑料具有质轻、易加工成型、不导电、不传热、抗腐蚀等优点,在包装领域广泛取代了金属、木材、纸张、玻璃、皮革等。但是由于塑料不易自然降解,导致了“白色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1)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食品袋、包装袋等大部分是用聚乙烯塑料制成的。聚乙烯是由许多乙烯分子连在一起,聚合成大分子后得到的。乙烯(C2H4)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无机物”之一),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元素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2)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Beat Plastic Pollution。旨在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下列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露天焚烧塑料垃圾,减少白色污染 B外出就餐,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加强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和开发利用 D推广可重复使用、易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
(3)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开发利用的材料有很多,如
(1)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食品袋、包装袋等大部分是用聚乙烯塑料制成的。聚乙烯是由许多乙烯分子连在一起,聚合成大分子后得到的。乙烯(C2H4)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无机物”之一),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元素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2)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Beat Plastic Pollution。旨在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下列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露天焚烧塑料垃圾,减少白色污染 B外出就餐,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加强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和开发利用 D推广可重复使用、易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
(3)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开发利用的材料有很多,如
A.金属材料、 | B.无机非金属材料、 | C.有机高分子材料、 | D.复合材料等。聚乙烯塑料属于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
6.实验题- (共2题)
20.
欲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然后利用氢气测定某CuO样品中含CuO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挥发,也不发生反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B→A1→C→A2→A3。(已知:CuO+H2
Cu+H2O;其中 A1、A2、A3为3个浓硫酸洗气瓶)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A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来测算某CuO样品中含CuO的质量分数。

(1)C处大玻璃管内看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测得洗气瓶A2的质量增加1.8g,则C处大玻璃管内的物质总质量应该减少____g。


(1)C处大玻璃管内看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测得洗气瓶A2的质量增加1.8g,则C处大玻璃管内的物质总质量应该减少____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