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将25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100g.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至1%)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至1%)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B含有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常温下,A、B、D均为无色气体,C为紫红色固体,则D为____________,B→C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存在于炉具清洁剂中,则A为___________,写出B→A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

(1)若A、B含有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常温下,A、B、D均为无色气体,C为紫红色固体,则D为____________,B→C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存在于炉具清洁剂中,则A为___________,写出B→A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3.
“小手拉大手、创建文明城”,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盘锦的天更蓝了、辽河水更清了。
(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来检验辽河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中烧水的水壶常常出现水垢,可用厨房中的___________除去水垢。
(2)电解水实验,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在家庭煤炉燃烧煤时把做成蜂窝煤,这样做便于燃烧的原理是____________,用过的废弃物煤球放到污水池中,发现有去除异味和色素的效果. 废弃物煤球的作用与净水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填有关物质及相关性质);为了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好多家庭用上了更为清洁的燃料—天然气,试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来检验辽河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中烧水的水壶常常出现水垢,可用厨房中的___________除去水垢。
(2)电解水实验,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在家庭煤炉燃烧煤时把做成蜂窝煤,这样做便于燃烧的原理是____________,用过的废弃物煤球放到污水池中,发现有去除异味和色素的效果. 废弃物煤球的作用与净水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填有关物质及相关性质);为了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好多家庭用上了更为清洁的燃料—天然气,试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
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4)将50℃ 时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甲的质量________乙的质量。(填“>”、“<”、或“无法确定”)
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4)将50℃ 时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甲的质量________乙的质量。(填“>”、“<”、或“无法确定”)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碱石灰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碱石灰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略不计。③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_______,猜想有该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和__________。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小明认为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小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把过程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解释与结论)根据以上探究:
①你认为该包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②实验探究过程③所得滤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迁移应用)下列气体①氢气②氧气③一氧化碳④氯化氢⑤二氧化硫⑥氨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_________。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④⑤ D ⑤⑥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略不计。③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_______,猜想有该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和__________。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小明认为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小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把过程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解释与结论)根据以上探究:
①你认为该包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②实验探究过程③所得滤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迁移应用)下列气体①氢气②氧气③一氧化碳④氯化氢⑤二氧化硫⑥氨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_________。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④⑤ D ⑤⑥
5.单选题- (共11题)
9.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是SO2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 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A. 甲是SO2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 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10.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 | B.酒精挥发—分子间有间隔 |
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 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
1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D.打磨后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 |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和方法 |
A | CaO | CaCO3 | 滴入适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B | KCl | K2SO4 | 滴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
C | CO2 | CO | 点燃 |
D | H2 | HCl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A.A | B.B | C.C | D.D |
16.
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括号内的试剂不能直接鉴别出来的是 ( )
A.NaOH溶液、NaCl溶液、稀盐酸(石蕊) |
B.NaOH固体、食盐、硝酸铵(蒸馏水) |
C.Na2CO3溶液、NaOH溶液、稀H2SO4(酚酞) |
D.Na2SO4溶液、 K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 |
6.多选题- (共1题)
17.
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
A.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B.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C.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7.填空题- (共6题)
18.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这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9.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计内的金属____________; (2)两个臭氧分子__________ ;
(3)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4)锰酸钾中的阴离子 _____________。
(1)体温计内的金属____________; (2)两个臭氧分子__________ ;
(3)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4)锰酸钾中的阴离子 _____________。
20.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A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
(3)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1)由图A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
(3)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21.
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可能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此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
(2)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所得固体物质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 ;
(3)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此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
(2)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所得固体物质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 ;
(3)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22.
中国高铁制造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沿古丝路而建的“高铁丝路”即将贯通。
(1) 建设高铁铁轨和机车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高铁建设使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锰钢铁轨 B 车头前的玻璃钢 C 铝合金车厢 D 车厢内塑胶地板
(2)锰钢铁轨也会生锈,其原因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写出实验室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的钢铁是通过铁矿石冶炼而成,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 建设高铁铁轨和机车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高铁建设使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锰钢铁轨 B 车头前的玻璃钢 C 铝合金车厢 D 车厢内塑胶地板
(2)锰钢铁轨也会生锈,其原因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写出实验室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的钢铁是通过铁矿石冶炼而成,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为了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提倡幼儿及青少年适当食用富含______元素的食物.
(2)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56% 棉44%”,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__。
(3)各大商场有偿使用塑料袋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污染。
(1)为了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提倡幼儿及青少年适当食用富含______元素的食物.
(2)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56% 棉44%”,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__。
(3)各大商场有偿使用塑料袋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污染。
8.实验题- (共2题)
24.
根据如图所给出的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两种仪器名称:⑤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上述仪器__________(填序号),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需补充一种溶液,这种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填仪器名称),再选择图中给出的仪器,还可以组装成一套制取较纯净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净,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两种仪器名称:⑤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上述仪器__________(填序号),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需补充一种溶液,这种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填仪器名称),再选择图中给出的仪器,还可以组装成一套制取较纯净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净,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徑.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A 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探究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

C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及溶液的配制
(1)A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
(3)C实验中,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水分。
(4)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gl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填“偏小”或“偏大”);图②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如果称量时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

A 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探究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

C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及溶液的配制
(1)A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
(3)C实验中,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水分。
(4)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gl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填“偏小”或“偏大”);图②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如果称量时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