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B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实验的目的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_____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3)实验三,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
(4)用实验四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没有得出正确结论,改进的方法是_____。

(1)实验一中,B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实验的目的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_____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3)实验三,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
(4)用实验四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没有得出正确结论,改进的方法是_____。
2.
铝、铁、铜等是常见的金属。根据有关知识回答:
(1)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_____(选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铝比铁活泼,但通常铝的耐腐蚀性比铁强,原因是_____。
(3)往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推断滤液的成分有_____种可能。
(1)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_____(选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铝比铁活泼,但通常铝的耐腐蚀性比铁强,原因是_____。
(3)往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推断滤液的成分有_____种可能。
3.
小明到水族馆参观时了解到: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向水中加入一种叫过氧化钙(CaO2)的制氧剂,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
(1)已知过氧化钠(Na2O2)与CaO2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水族馆不能用过氧化钠来增加水中含氧量的原因是_____。
(3)小明用久置的过氧化钠固体做了与水反应的实验,在处理废液时,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盐酸,意外的看到了气泡,由此说明该过氧化钠中可能含有_____。
(1)已知过氧化钠(Na2O2)与CaO2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水族馆不能用过氧化钠来增加水中含氧量的原因是_____。
(3)小明用久置的过氧化钠固体做了与水反应的实验,在处理废液时,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盐酸,意外的看到了气泡,由此说明该过氧化钠中可能含有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4.
热电厂燃烧煤会产生大量的SO2气体,为减少空气污染并利用SO2,热电厂用下面的方法使烟气脱硫从而生成石膏(CaSO4•2H2O),生产石膏板。

(1)通过操作1将烧碱溶液和CaSO3固体分离,操作I为_____。
(2)生产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节约了成本。
(3)“制碱釜”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氧化塔”中发生的反应为CaSO3+O2+2H2O=CaSO4•2H2O,在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

(1)通过操作1将烧碱溶液和CaSO3固体分离,操作I为_____。
(2)生产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节约了成本。
(3)“制碱釜”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氧化塔”中发生的反应为CaSO3+O2+2H2O=CaSO4•2H2O,在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6.
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 |
B.葡萄糖中含有6个氢分子 |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 |
D.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9.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
B.用点燃的方法可除去CO2中混有的CO |
C.可用pH试纸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 |
D.用C、CO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具有还原性 |
10.
根据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下列问题的解释错误的是( )
A.Na与Cl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两种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
B.H2O与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
C.NaOH与Na2CO3的溶液都显碱性,是因为都含金属离子 |
D.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都是碳原子构成 |
12.
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Ca(OH)2和Na2CO3制取NaOH |
B.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稀HCl,可加入过量的CaCO3 |
C.用铁丝可以检验波尔多液(CuSO4、Ca(OH)2和水配成)中已经没有CuSO4 |
D.用石蕊溶液、Zn、Mg(OH)2、BaC12都可以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
1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可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
B.硝酸和硝酸铵都可用作氮肥,为植物补充氮元素 |
C.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可以做“自热火锅”的热源 |
D.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要计划开采利用 |
4.填空题- (共4题)
16.
钙元素是人体所需的重要常量元素,认真分析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A为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图B为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是_____。
(3)C、D粒子中,跟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1)图A为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图B为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是_____。
(3)C、D粒子中,跟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17.
运用所学水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2)家用净水器中,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3)可利用电解水的实验验证水的组成,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
(1)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2)家用净水器中,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3)可利用电解水的实验验证水的组成,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
18.
根据给出的KNO3和NaC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在40℃时,NaC1的溶解度为_____。
(2)除去KNO3中含有的少量NaC1,先将混合物溶于热水配成饱和溶液,然后经过_____过滤,即可得到较纯的KNO3。
(3)20℃,将40gKN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再升温到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得到饱和溶液 B 溶剂的质量不变
C KNO3的溶解度减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1)在40℃时,NaC1的溶解度为_____。
(2)除去KNO3中含有的少量NaC1,先将混合物溶于热水配成饱和溶液,然后经过_____过滤,即可得到较纯的KNO3。
(3)20℃,将40gKN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再升温到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得到饱和溶液 B 溶剂的质量不变
C KNO3的溶解度减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5.实验题- (共3题)
19.
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①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②用图C收集二氧化碳,验证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③为检验二氧化碳,向图F的烧杯中通入CO2,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要收集两瓶氧气(大约1.6g),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____g。

(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①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②用图C收集二氧化碳,验证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③为检验二氧化碳,向图F的烧杯中通入CO2,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要收集两瓶氧气(大约1.6g),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____g。
20.
如图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配制NaC1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

(1)图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_____(用图中序号填空)。
(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1溶液。
①配制时,需要称取NaC1_____g
②用甲图E方法量取水,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比12%_____(选填“大“或“小”);
③图H标签上应标明的内容是_____。

(1)图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_____(用图中序号填空)。
(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1溶液。
①配制时,需要称取NaC1_____g
②用甲图E方法量取水,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比12%_____(选填“大“或“小”);
③图H标签上应标明的内容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