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10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5

1.流程题(共1题)

1.
为了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并用提纯的铜粉制取胆矾(CuSO4•5H2O)。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已知:途径Ⅰ的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
途径Ⅱ的反应:2Cu+O2+2H2SO4(稀)2CuSO4+2H2O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除去铜粉中的铁粉,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是_____。
(2)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发生化合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途径Ⅱ与途径I相比较,从环保的角度写出其显著的优点是_____(合理即可)。

2.推断题(共1题)

2.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的关系如图:“一”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C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
(2)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类型(从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中选择)。

3.计算题(共2题)

3.
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效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大蒜新素化学式为(C6H10S3)。请根据大蒜新素的化学式计算:
(1)大蒜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2)大蒜新素中碳元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
某工厂现有废硫酸9.8 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
(1)该9.8 t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多少t;
(2)如果用该9.8 t废硫酸去中和处理另一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OH),恰好中和废碱液20 t,求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某兴趣小组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_____7,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同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l):Na2SO4;猜想(2):Na2SO4和_____。
(设计实验)现实验室提供以下试剂:氧化铁粉末、铜片、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以及必要的实验仪器,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猜想(2)成立
 

5.单选题(共12题)

6.
某纯净物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C2H6B.C2H4C.C2H6OD.C3H6
7.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钉生锈B.衣服晾干C.干冰升华D.剪纸成花
8.
如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2H2+O22H2OB.C+CO22CO
C.H2+Cl22HClD.2CO+O22CO2
9.
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
A.白酒B.含冰块的水C.煤D.酱油
10.
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在医疗上用碳酸氢钠来治疗胃酸过多
B.做馒头时常加入碳酸氢钠,使馒头疏松多孔
C.商家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来延长海产品的保质期
D.有些净水器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11.
小红经常帮妈妈洗碗,如果碗里有油,洗的最干净的方法是(  )
A.只用冷水洗
B.只用热水洗
C.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剂
D.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涤剂并用净水漂洗
12.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100g甲饱和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是25g
B.20℃时,等质量甲、乙两种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解
D.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3.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
加水溶解,并触碰容器壁
B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H2、CH4两种气体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
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A.AB.BC.CD.D
14.
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当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B.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扑灭
D.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
15.
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种类
胃液
人体血液
肥皂水
洗涤剂
pH
0.8﹣15
7.35﹣7.45
10.2
12.2
 
A.人体血液呈酸性
B.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
C.用NaOH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用碘盐可预防贫血
B.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适当减少“白色污染”
C.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要尽量多吃含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D.合成材料特指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1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结晶

6.填空题(共4题)

18.
按要求写出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
(1)氯化亚铁_____。
(2)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2H_____。
(4)3N2_____。
19.
如图:A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倍息,B、C、D、E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图中B、C、D、E四种粒子属于_____种元素,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字母)。
(3)B、C、D、E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
20.
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1)利用铝的   性可将铝块制成铝箔.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因生铁和钢的   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能上有很大差异.
(4)验证铝、铜、银的活动性顺序时,除铝、银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试剂是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它们与氧气反应的   比较它们的活泼性.
21.
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世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厨房中常用的食材有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青菜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材是_____。
(2)厨房中洗菜用的塑料盆、装垃级的塑料袋都是塑料制品塑料属于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3)为了增加菜的鲜味,炒菜时可适当加入味精(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3H8NO4Ne)。谷氨酸钠由_____种元素组成。味精的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是使用_____。
(4)用洗洁精可以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作用。

7.实验题(共3题)

22.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改进是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F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还有另一个优点,该优点是:_____。
(3)如图E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注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若用G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
A NH3   B H2 C O2 D CH4
23.
根据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CO2的性质是_____;
(2)B实验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相同;
(3)C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B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
24.
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囗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是_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填选字母)。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着火点升高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填名称)进入空气中,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和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