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0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5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D是难溶于水的一种沉淀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B的一种用途:_____。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物质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流程题(共1题)

2.
某废液中含有硫酸锌、硫酸镍(NiSO4)、硫酸铜和硫酸,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中回收铜和硫酸锌晶体。老师给出信息:硫酸锌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硫酸镍溶液呈绿色,硫酸锌溶液呈无色。
(1)为探究镍的金属活动性,同学们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将镍丝(Ni)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②将镍丝(Ni)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观察到镍丝上无固体附着物,溶液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请根据实验结果,把锌、铜、镍的元素符号填在下表的相应格中:

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按照实验目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协助完成详案:

①X是_____,Y是_____。写出X与废水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实验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实验Ⅰ、Ⅱ操作中用到的相同的玻璃仪器是_____。

3.单选题(共20题)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石块粉碎C.蜡烛融化D.镁条燃烧
4.
用“”和“”代表氢分子和氮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NH3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5.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6.
下列化学符号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2HB.H2C.2H2D.2H+
7.
乙酸(CH3COOH)是食醋的有效成分。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由 3种原子组成
B.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 8个原子
C.乙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60g
D.乙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1:1
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SO2C.KClD.NaOH
9.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电子数 B. 质子数
C. 中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11.
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12.
硫酸锂(Li2SO4)用作特种高强度玻璃的原料,其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  )
A.﹣2B.+1C.+2D.+4
13.
汽车碰撞后安全气囊中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4.
对比实验是重要的探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可探究燃烧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温度是否要达到着火点
B.甲实验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接触氧气
C.乙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都有关系
D.乙实验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
15.
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
A.2gH2完全燃烧生成18gH2O
B.3g镁和8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1g氧化镁
C.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水和CO2,说明该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
D.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后,质量变大
16.
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是纯净的铁
B.炼铁的过程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
C.生铁比纯铁硬度大
D.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17.
一定量铁粉投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仍显蓝色,下列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银和铁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 2
C.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铜和银
D.滤液中一定有Fe(NO3 2和Cu(NO3 2
18.
质量相等的锌、铁分别和相同的盐酸反应,产生的H2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代表金属锌
B.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C.铁在充分反应后一定有剩余
D.充分反应后,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不相同
19.
下列物质①FeCl3②ZnCl2③CuCl2④AlCl3中,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
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A.Zn、Ag、CuSO4溶液
B.Zn、Cu、Ag、H2SO4溶液
C.Cu、Ag、ZnSO4溶液
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21.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乘坐公共汽车携带酒精
B.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2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药品B.倾倒液体
C.给液体加热D.检查气密性

4.选择题(共5题)

23.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4,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  )


24.

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一: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设计如右图装置:小试管套装在带有支管的大试管中,整套装置气密性好,其他装置略去.

25.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0和14{#blank#}1{#/blank#}

9和15{#blank#}2{#/blank#}

30和40{#blank#}3{#/blank#}

26.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0和14{#blank#}1{#/blank#}

9和15{#blank#}2{#/blank#}

30和40{#blank#}3{#/blank#}

27.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0和14{#blank#}1{#/blank#}

9和15{#blank#}2{#/blank#}

30和40{#blank#}3{#/blank#}

5.填空题(共1题)

2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硬铝、干冰、石墨、氮气、生石灰、铜丝”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可用于制造飞机、轮船的合金是_____。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的物质_____。
(4)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5)可作为粮食瓜果保护气是_____。
(6)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_____。

6.实验题(共2题)

29.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假设水不蒸发),则(填“=”“>”“<”)m1_____ m2
(2)如图装置中,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铝粉与盐酸完全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假设水和氯化氢不蒸发),则(填“=”“>”“<”)m1_____m2,该反应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关于化学变化前后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分子种类一定不变 B 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C 化学变化不一定都遵循质量守恒 D 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30.
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A装置试管口略向下的目的是_____。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进。(选“b”或“c”)
(4)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