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D是难溶于水的一种沉淀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B的一种用途:_____。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物质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B的一种用途:_____。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物质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某废液中含有硫酸锌、硫酸镍(NiSO4)、硫酸铜和硫酸,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中回收铜和硫酸锌晶体。老师给出信息:硫酸锌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硫酸镍溶液呈绿色,硫酸锌溶液呈无色。
(1)为探究镍的金属活动性,同学们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将镍丝(Ni)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②将镍丝(Ni)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观察到镍丝上无固体附着物,溶液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请根据实验结果,把锌、铜、镍的元素符号填在下表的相应格中:

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按照实验目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协助完成详案:

①X是_____,Y是_____。写出X与废水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实验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实验Ⅰ、Ⅱ操作中用到的相同的玻璃仪器是_____。
(1)为探究镍的金属活动性,同学们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将镍丝(Ni)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②将镍丝(Ni)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观察到镍丝上无固体附着物,溶液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请根据实验结果,把锌、铜、镍的元素符号填在下表的相应格中:

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按照实验目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协助完成详案:

①X是_____,Y是_____。写出X与废水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实验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实验Ⅰ、Ⅱ操作中用到的相同的玻璃仪器是_____。
3.单选题- (共20题)
4.
用“
”和“
”代表氢分子和氮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NH3 |
D.参加反应的“![]() ![]() |
5.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0 | 10 | 10 | 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 | 21 | 2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
D.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
7.
乙酸(CH3COOH)是食醋的有效成分。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由 3种原子组成 |
B.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 8个原子 |
C.乙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60g |
D.乙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1:1 |
14.
对比实验是重要的探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可探究燃烧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温度是否要达到着火点 |
B.甲实验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接触氧气 |
C.乙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都有关系 |
D.乙实验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 |
15.
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
A.2gH2完全燃烧生成18gH2O |
B.3g镁和8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1g氧化镁 |
C.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水和CO2,说明该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 |
D.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后,质量变大 |
17.
一定量铁粉投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仍显蓝色,下列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银和铁 |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 2 |
C.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铜和银 |
D.滤液中一定有Fe(NO3) 2和Cu(NO3) 2 |
18.
质量相等的锌、铁分别和相同的盐酸反应,产生的H2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代表金属锌 |
B.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
C.铁在充分反应后一定有剩余 |
D.充分反应后,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不相同 |
20.
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A.Zn、Ag、CuSO4溶液 |
B.Zn、Cu、Ag、H2SO4溶液 |
C.Cu、Ag、ZnSO4溶液 |
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
21.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乘坐公共汽车携带酒精 |
B.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
4.选择题- (共5题)
5.填空题- (共1题)
2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硬铝、干冰、石墨、氮气、生石灰、铜丝”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可用于制造飞机、轮船的合金是_____。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的物质_____。
(4)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5)可作为粮食瓜果保护气是_____。
(6)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_____。
(1)可用于制造飞机、轮船的合金是_____。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的物质_____。
(4)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5)可作为粮食瓜果保护气是_____。
(6)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29.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假设水不蒸发),则(填“=”“>”“<”)m1_____ m2。
(2)如图装置中,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铝粉与盐酸完全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假设水和氯化氢不蒸发),则(填“=”“>”“<”)m1_____m2,该反应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关于化学变化前后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分子种类一定不变 B 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C 化学变化不一定都遵循质量守恒 D 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1)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假设水不蒸发),则(填“=”“>”“<”)m1_____ m2。
(2)如图装置中,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铝粉与盐酸完全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假设水和氯化氢不蒸发),则(填“=”“>”“<”)m1_____m2,该反应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关于化学变化前后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分子种类一定不变 B 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C 化学变化不一定都遵循质量守恒 D 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