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用“〇”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如图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
(2)C中物质属于氧化物,从微观角度的解释是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
(2)C中物质属于氧化物,从微观角度的解释是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
2.
分类、推理都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
(1)下列图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
若按照实验思想方法分类,与其他三个实验不同的是实验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钙的活动性较强,不能与活动性位于它之后的金属的盐溶液直接发生置换反应,理由是钙先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金属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将金属钙投入氯化铵溶液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_____。
(1)下列图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
![]() | ![]() | ![]() | ![]() |
A | B | C | D |
若按照实验思想方法分类,与其他三个实验不同的是实验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钙的活动性较强,不能与活动性位于它之后的金属的盐溶液直接发生置换反应,理由是钙先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金属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将金属钙投入氯化铵溶液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
某同学为测定氯化钠和氯化镁混合物的组成情况,某小组进行了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求解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
(3)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
(4)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用数据说明烧杯中各溶质质量的变化情况_____;
(5)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求解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
(3)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
(4)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用数据说明烧杯中各溶质质量的变化情况_____;
(5)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4.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物质B是重要的调味品,物质B、E、D中含有相同的非金属元素,物质A、B、C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物质A、E属于盐,物质D属于酸,且物质A和D不能发生反应,用“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C_____,D_____,E_____;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A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C_____,D_____,E_____;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A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化学小组的同学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观察与记录)实验时观察到:实验一和实验一中分别_____和_____的现象,由此证明,两组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照可行方案进行实验后,最终确定实验三中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为了科学处理废液,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实验一废液过滤后,将滤液倒入实验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可知实验一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实验二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将实验三的废液继续倒入废液缸中,无明显现象。
将废液缸中固液混合物分离后,取滤液对其溶质的组成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滤液中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小海的猜想:含Na+、Cl﹣、SO42﹣;
小韬的猜想:含Na+、Cl﹣、SO42﹣、CO32﹣;
(活动与探究)小海同学为了验证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得出结论:自己猜想成立,小韬的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小海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_____。
(活动与探究)小韬同学继续实验:取小海同学实验后的废液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小海的猜想不成立,自己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小韬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_____。
(归纳与总结)由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得出,在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时,在选择试剂时需注意的问题是_____,进行实验现象与结论分析时应注意_____。

(观察与记录)实验时观察到:实验一和实验一中分别_____和_____的现象,由此证明,两组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照可行方案进行实验后,最终确定实验三中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为了科学处理废液,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实验一废液过滤后,将滤液倒入实验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可知实验一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实验二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将实验三的废液继续倒入废液缸中,无明显现象。
将废液缸中固液混合物分离后,取滤液对其溶质的组成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滤液中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小海的猜想:含Na+、Cl﹣、SO42﹣;
小韬的猜想:含Na+、Cl﹣、SO42﹣、CO32﹣;
(活动与探究)小海同学为了验证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得出结论:自己猜想成立,小韬的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小海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_____。
(活动与探究)小韬同学继续实验:取小海同学实验后的废液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小海的猜想不成立,自己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小韬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_____。
(归纳与总结)由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得出,在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时,在选择试剂时需注意的问题是_____,进行实验现象与结论分析时应注意_____。
5.单选题- (共14题)
7.
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 |
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2HgO2![]() |
C.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O2![]() |
D.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 Cu+AgCl=CuCl2+Ag 置换反应 |
8.
某同学欲测定氯化钡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且不含氯元素)50g,加入一定量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55g。则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 )
A.100g | B.200g | C.150g | D.300g |
9.
柠檬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C6H8O7),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柠檬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柠檬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B.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6:8:7 |
C.柠檬酸分子中含有100个质子 |
D.柠檬酸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9:1 |
10.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 |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
C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
D |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 都含有相同原子 |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
C.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
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铜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
12.
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
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A.

B.

C.

D.

15.
在践行‘中国梦•强国梦’的宏伟实践中,我国各地新建了多处能源开发、开采基地以提升国家能源实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材料单晶硅是有机合成材料 |
B.油田乙烯生产装置制得的聚乙烯是合成材料 |
C.可燃冰开采钻井平台上的钢板是复合材料 |
D.核电场建设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是金属材料 |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侯德榜为烧碱和化肥工业技术的发作出杰出的贡献 |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
C.使用脱硫煤可以减缓温室效应的产生 |
D.粗盐通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
17.
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9﹣1.5之间 |
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
C.香烟的烟气中含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
D.人体缺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病,氟过量会引起龋齿 |
18.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量的30.4% |
B.石油分馏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和煤焦油等燃料 |
C.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0.94% |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
19.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需区分的物质 | 矿泉水和蒸馏水 | 空气和呼出气体 | 磷矿粉和碳铵 | 纯棉制品和涤纶制品 |
方案一 | 加肥皂水搅拌 | 带火星的木条 | 加水,搅拌,观察 | 观察颜色 |
方案二 | 观察颜色 | 澄清石灰水 | 闻气味 | 灼烧闻气味 |
A.A | B.B | C.C | D.D |
6.多选题- (共1题)
20.
除去如表所示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uO固体 | 碳粉 | 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固体混合物 |
B | KC1溶液 | KOH | 加适量的氯化镁,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CO2气体 | HCl气体 |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适量稀硫酸 |
A.A | B.B | C.C | D.D |
7.填空题- (共1题)
21.
太阳能飞机以太阳辐射作为推进能源的飞机。太阳能飞机的动力装置由太阳能电池组、直流电动机、减速器、螺旋桨和控制装置组成。由于太阳辐射的能量密度小,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飞机上应有较大的摄取阳光的表面积,以便铺设太阳电池,因此太阳能飞机的机翼面积较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成该飞机的机体材料可以是_____。(在
A韧性好、硬度大的锰钢 B强度好、密度小的铝合金 C抗腐蚀性好的不锈钢
(2)太阳能飞机飞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从_____能开始,最终转化为_____能。
(3)硅是太阳能电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单质碳还原二氧化硅,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

(1)制成该飞机的机体材料可以是_____。(在
A.B、C中选填) |
(2)太阳能飞机飞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从_____能开始,最终转化为_____能。
(3)硅是太阳能电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单质碳还原二氧化硅,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