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06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6

1.计算题(共1题)

1.
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边回答:

(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3)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克,该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克.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
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
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
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24题)

4.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钠和盐酸B.碳酸钠和硫酸
C.氯化钡和硫酸铜D.硝酸钠和氯化钾
5.
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O3-   Fe3+   Na+    OH-B.K+   SO42-    Na+   NO3-
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Na+
6.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所以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 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7.
下列药品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盐酸—— 防止挥发B.氢氧化钠溶液——防止与二氧化碳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D.生石灰—— 防止与氧气反应
8.
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中一定含有(  )
A.CuB.AgC.Cu、AgD.Zn、Ag
9.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X
Y
Z
W
盐酸




Z的硝酸盐
 

 
 
W的硝酸盐

 

 
 
A.X>W>Y>ZB.X>Y>W>ZC.W>X>Y>ZD.Y>W>Z>X
10.
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烧碱 ②生石灰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熟石灰  ⑥铁钉(  )
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⑤⑥
11.
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A.La(OH)3和 HClB.La2O3和 HCl
C.La 和 HClD.NaCl 和 La(OH)3
12.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溶质

溶剂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水B.酒精C.汽油D.苯
13.
有一种“即热即食型食品”适合外出旅游时使用,其内层用铝箔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包装两种化学物质。使用预留在外的开关,使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此时便可以对食品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
A.熟石灰与水B.浓硫酸与水C.食盐与水D.生石灰与水
14.
人的汗液中含有盐分,法医做指纹实验,常用某溶液喷洒指纹,该溶液是(  )
A.酒精B.碘酒C.AgNO3溶液D.BaCl2溶液
15.
下列生产实践中,没有用熟石灰的是 (  )
A.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B.建筑工业上制三合土
C.干燥气体D.处理工厂中含硫酸的废水
16.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D.鸡蛋清
17.
园林工人在树干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这里石灰浆的作用是 (  )
A.美观大方B.杀菌作用C.标记作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
18.
如图所示,处于连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组别是(  )

 




A
C
O2
H2SO4
CuO
B
Fe
H2SO4
CuCl2
NaOH
C
NaOH
CO2
KOH
CuCl2
D
Na2SO4
Ba(OH)2
HCl
Ba(NO3)2
 
A.AB.BC.CD.D
19.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 食盐 NaCl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氧化钙 生石灰 CaO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20.
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中的少量H2O和CO2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CO3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用磁铁吸引
 
A.AB.BC.CD.D
21.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HCl和FeCl3溶液
NaOH溶液
B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
稀HCl
C
镁铝合金
稀HCl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BaCl2溶液
 
A.AB.BC.CD.D
22.
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13
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1
C.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3.
中和反应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可加入硫酸进行处理
C.蚊虫在叮咬人的过程中会分泌出一种酸,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拭
D.新制的松花蛋往往因为碱性过重而带有涩味,食用时可加适量的食醋
24.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下列实验活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对测定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测定时刻
17∶05
17∶10
17∶15
17∶20
17∶25
17∶30
17∶35
pH
4.95
4.94
4.92
4.88
4.86
4.85
4.85
 
A.在测定期间,该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B.该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C.若在17:40测定,pH一定小于4.85
D.pH=4.95与某些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
25.
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①苹果3.3~4.5 ②鸡蛋清7.6~8.0 ③番茄4.0~4.4 ④玉米粥6.8~8.0 ⑤柑橘汁3.4~4.2,胃酸过多的人宜经常食用的是(  )
A.①④B.④⑤C.②④D.③⑤
26.
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
A.B.C.D.
27.
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A.④③②①B.④①②③C.①③④②D.①④②③

5.选择题(共3题)

28.They {#blank#}1{#/blank#} (总是) help me.
29.下面各组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在括号里填“A”,互相平行的在括号里填“B”.
30.已知向量 {#mathml#}a=(2cosαsin2α)b=(2sinαt)α(0π2)t{#/mathml#} 为实数.

6.填空题(共2题)

31.
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中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
(5)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____;
(6)可消除公路积雪的盐_____。
32.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它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本俗称干冰。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 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反应。
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写名称)。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 (写名称)。

7.实验题(共1题)

33.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满;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F。
(4)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_____色。
(5)兴趣小组用纯净干燥的氢气和金属钙制取氢化钙,所选装置图如下:

查阅资料:
①钙易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气体。
②无水氯化钙能作干燥剂。
(Ⅰ)请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i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k接a.(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写出C中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Ⅱ)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生成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的确有CaH2生成。另一位同学认为该同学的判断不准确,原因是_____。
(Ⅲ)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直接用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