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化学小组同学想研究铁、铝、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
(1)现有打磨过的铁片、铝片、铜片,再自选两种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铝、铜、氢的位置,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
(2)某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将乙、丙实验后的剩余物倾倒至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甲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无气泡产生,写出乙丙混合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最后此烧杯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
(1)现有打磨过的铁片、铝片、铜片,再自选两种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铝、铜、氢的位置,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
(2)某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将乙、丙实验后的剩余物倾倒至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甲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无气泡产生,写出乙丙混合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最后此烧杯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做电解水实验时,为了加快电解速率,可在水中加少量硫酸钠增强其导电性,当在93. 6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上产生3.2g氧气。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负极上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
(2)由于电解速率较慢,又继续向通电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钠,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加入硫酸钠固体的质量是多少_____?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负极上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
(2)由于电解速率较慢,又继续向通电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钠,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加入硫酸钠固体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4.
某工厂的一废纸仓库起火,经调查发现,是附近作业的电焊机电源线的接头处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1)为什么电源线短路能引起火灾_________?
(2)电线短路引起火灾应该怎样救火_________?
(1)为什么电源线短路能引起火灾_________?
(2)电线短路引起火灾应该怎样救火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3题)
9.
如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该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
B. 该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
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克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
B. 该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
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克
16.
下列关于保护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环境污染 | B.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 D.用土填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
5.选择题- (共3题)
6.填空题- (共6题)
21.
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主要是用一氧化碳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请写出用一氧化碳从磁铁矿中还原出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2)钢铁制品使用不当会生锈,用稀盐酸可清洗掉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其化学方程式为___。请写出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一种具体做法______。
(3)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却耐腐蚀,其原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
(4)回收废旧金属的好处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主要是用一氧化碳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请写出用一氧化碳从磁铁矿中还原出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2)钢铁制品使用不当会生锈,用稀盐酸可清洗掉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其化学方程式为___。请写出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一种具体做法______。
(3)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却耐腐蚀,其原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
(4)回收废旧金属的好处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2.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____ 、
(2)生石灰做干燥剂______ 、
(3)用熟石灰改良硫酸型酸雨造成的土壤酸化___ 、
(1)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____ 、
(2)生石灰做干燥剂______ 、
(3)用熟石灰改良硫酸型酸雨造成的土壤酸化___ 、
23.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
(1)通过沉淀、过滤可除去水中的________杂质:加入_______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常用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2)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通过沉淀、过滤可除去水中的________杂质:加入_______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常用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2)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4.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都属于____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
(3)要使乙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
(4)40℃时,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至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时,两种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1)甲,乙都属于____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
(3)要使乙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
(4)40℃时,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至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时,两种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25.
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反应:

(1)根据实验一回答:该实验通过____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氢氧化钙能反应,除需控制温度外,还需控制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相同。
(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写出三种不同类别的符合此条件的X_______
(4)实验二结束后,某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试管②中反应后溶液混合,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滴入酚酞:上层为无色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_______。

(1)根据实验一回答:该实验通过____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氢氧化钙能反应,除需控制温度外,还需控制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相同。
(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写出三种不同类别的符合此条件的X_______
(4)实验二结束后,某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试管②中反应后溶液混合,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滴入酚酞:上层为无色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_______。
26.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能源。
(1)组成煤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__。
(2)请列举一种石油加工后的做汽车燃料的产品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减缓二氧化碳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一条建议
(5)我们要合理开采、节约使用这些化石燃料,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1)组成煤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__。
(2)请列举一种石油加工后的做汽车燃料的产品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减缓二氧化碳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一条建议
(5)我们要合理开采、节约使用这些化石燃料,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