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04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6

1.计算题(共1题)

1.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小芳服用的某种钙片的部分说明如图1,她很想知道每天服用的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于是在家中进行了探究:取2片钙片,放入玻璃杯中,向其中加入60g 白醋,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醋酸反应),测得玻璃杯中物质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请你帮小芳计算: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两片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_____;
(3)所用白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科普阅读题(共1题)

2.
阅读下面小文章,回答问题。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氢气常在实验室被使用,如它能和氧化铜反应,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并生成水。氢气被人们所喜爱,因为它有着很多优点。如资源丰富(以水为原料制取)、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燃烧放出热量多等等。
(1)试想,如果在实验室制取氢气,应用什么方法收集?_____、
(2)写出所有文中出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根据文中信息,写出利用氢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用途各一条。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3.
图中的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盐,常用做建筑材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有的一种酸,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E是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F、G是碱。它们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A、B的化学式:A_____  B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物质G在实验室必需密封保存的原因:_____。

4.单选题(共14题)

4.
观察图片,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反应后的粒子一定是水分子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5.
“神舟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该过程中NiFe2O4是(  )
A.生成物B.反应物C.催化剂D.氧化剂
6.
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夏日冰棍融化B.美酒开瓶飘香
C.节日燃放烟花D.彩纸剪成窗花
7.
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成分或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  )
A.干冰、冰B.纯碱、烧碱
C.生石灰、消石灰D.石灰石、大理石
8.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氧元素:O
B.氮气分子:2N
C.钠离子:Na
D.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2MnO4
9.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
10.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有吸水性,常作食品干燥剂
B.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防毒面具
C.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
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工业炼铁
1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C.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12.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加水溶解
B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加Na2CO3溶液
C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适量Zn粉,过滤
D
除去CO2中的CO
通过足量NaOH溶液
 
A.AB.BC.CD.D
1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
B.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14.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 ℃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 ℃ ,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 ℃ 时,将40g 甲物质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 ℃ 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5.
如图所示,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成站立姿势跑出
B.伏低身子快速逃出
C.用水淋湿衣服迅速爬出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成蹲势逃离
16.
4月22是世界地球日。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少开私家车多步行
B.生活垃圾分类
C.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17.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取用粉状固体B.取用块状固体
C.液体试剂倒入试管D.液体试剂倒入烧杯

5.填空题(共2题)

18.
如图标出的是组成白炽灯泡的部分物质,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式_____;
(2)图中氮气的用途_____;
(3)铝质螺口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
19.
化学源于生活。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其中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问:

(1)柴:有的家庭厨房中的柴已被天然气所替代,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
(2)米: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
(3)油:餐具上的油污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更易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
(4)盐:食盐的品种很多,有碘盐、钙盐、锌盐等,其中碘、钙、锌是指_____ (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5)糖:小红在家做糖块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①糖块怎么不见了_____;
②液面为何降低了_____。

6.实验题(共2题)

20.
学校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自选仪器设计实验”的活动。实验室准备的仪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F的名称是_____,取用固体粉末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
(2)若不考虑夹持装置: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 (填序号),②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这套发生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_____气体,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
(3)连接好气体发生装置后,必须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然后才能制取气体,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
21.
2009年邵阳市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小聪同学抽到的试题是“探究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他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缓慢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想起忘记加指示剂了,便补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老师给予小聪的评定是结论不准确。请你帮小聪分析老师的理由是:_____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小聪实验后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