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04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7

1.计算题(共1题)

1.
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______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4)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
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探究过程)
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_____;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_____。
(探究结论)
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反思)
(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_____(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3.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六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试回答下列问题:(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2)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请写出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4.单选题(共6题)

4.
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利用它与液氨的反应可减少其排放。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反应中涉及到的含氮化合物有3种
C.发生反应的液氨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参加反应的液氨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17:18
5.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C.“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釜底抽薪”(釜:烹煮食物的容器.薪:柴禾)﹣﹣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6.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烧物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7.
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通过石灰水
B
硝酸铵和磷矿粉
闻气味
加水溶解
C
食盐水和医用酒精
闻气味
蒸发结晶
D
铜粉和氧化铁粉末
用磁铁吸引
加入稀硫酸
 
A.AB.BC.CD.D
8.
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
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
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
9.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稀释浓硫酸C. 测定溶液pHD. 过滤

5.选择题(共1题)

10.先化简,再求值:(a+2b)2+(a+b)(b﹣a),其中a=2,b=﹣1.

6.填空题(共4题)

11.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厨房中的化学
(1)以下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2)为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天必须摄入足够量的______元素。(填写元素名称和符号)
(3)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______(填序号)

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4)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5)当空气受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为______。
(6)可燃冰作为理想的未来能源,已正式列入我国的矿产名录。它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在常压下,易分解出______(物质名称)气体,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2.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氧分子______。
②二氧化氮分子______。
③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④标出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⑤铝土矿主要成分______。
⑥生理盐水中的溶质______。
13.
红酸汤是黔东南、黔南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食品,它所独具的色(鲜红)、香(清香)、味(醇酸、回甜),令食者胃口大开。其中乙酸(CH3COOH)是酸味的主要原因,乙酸共有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各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乙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14.
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__的相等。
(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5)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l℃,则最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15.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进。(选“b”或“c”)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若用H装置实验,能证明CO2的性质有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