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鹤峰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00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7

1.推断题(共1题)

1.
已知A一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白色沉淀;A和G,D和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_____, F的化学式__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化学反应中,A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反应。

2.计算题(共1题)

2.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____克。
(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
(1)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加入的试剂
现象
结论
方案1
二氧化碳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A是____溶液,
B是另一种溶液。
方案2
碳酸钠溶液
_____。
方案3
试剂X
……
 
写出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方法感悟)在鉴别物质时,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拓展应用)完成方案3,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 ____。(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pH试纸③镁④氧化铜⑤稀硝酸   ⑥氢氧化铜⑦氯化镁溶液   ⑧硝酸钡溶液
(3)小华同学对方案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①有沉淀产生时,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有气泡冒出时,可通过现象反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
③无明显现象时,混合物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____。

4.单选题(共10题)

4.
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氧气的液化和酒精的气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5.
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CO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X的化学式为CH2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6.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质

干冰
小苏打
盐酸
性质
导热性
升华吸热
能与酸反应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用途
制作铁锅
人工降雨
治疗胃酸过多
除铁锈
 
A.AB.BC.CD.D
7.
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
B.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
C.固体中一定有 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
D.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 (NO3)2
8.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一个也不落下”;2019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其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B.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C.生活中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9.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将甲中A点变成B点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B.将A点降温到t1℃甲、乙、丙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
D.甲中含有杂质乙,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10.
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 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11.
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为SO2
B.X只能是硫酸
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12.
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海安,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使用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C.使用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D.使用易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13.
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检验氧气已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A.AB.BC.CD.D

5.选择题(共1题)

14.今年的元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今年的12月20日是星期{#blank#}1{#/blank#}.

6.填空题(共2题)

15.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关系如图示。

(1)图1中甲表示的是____;氧气、铝和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写化学式);
(2)如图2所示,将滴有石蕊溶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放置一浸有浓盐酸的棉花,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从右到左变____色;
(3)图3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____时,该粒子是镁离子;
(4)图4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
16.
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口"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17.
请阅读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重铬酸铵为桔黄色粉末,加热至180℃时可分解得到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有高温或点燃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反应,如:镁能够在氮气中燃烧。
(1)利用上述仪器和重铬酸铵在实验室制取少量氮气,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若用上述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根据已有知识,收集氮气只能用排水法的理由是____。该小组欲进行镁在氮气中的燃烧实验,现收集一瓶含水约1/5体积的氮气,该如何操作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