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99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7

1.推断题(共1题)

1.
A~F是常见物质,A为食品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有同种金属元素,F为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F→E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小英同学用某铁合金样品做了如下实验:称量11.4g样品,放入质量为4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完毕后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251g。求:
(1)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__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小明同学将一定量的氢化钙(CaH2)加入到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分离出滤渣和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H2遇水迅速反应生成Ca(OH)2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结论推理)滤液中溶质:(1)只有NaOH;  (2)NaOH、Na2CO3;(3)_____。
(实验验证)请结合题意,在下列表格的空白中填写恰当的内容。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少许,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_____
另取滤液少许,向其中滴加_____
有气体放出
证明推理(2)正确
 

4.单选题(共15题)

4.
下列变化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铸成锅B.积雪融化C.铁锅生锈D.瓷器破碎
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
B.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NaOH+CO2═Na2CO3+H2O
C.硫酸的制备:Na2SO4+2HCl═2NaCl+H2SO4
D.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2Hg+O2
6.
如图为两种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三种单质分子
B.图示产物为混合物
C.图示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再分
D.图示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
8.
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2OB.NOC.NO2D.N2O5
9.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B.金刚石C.海水D.碘酒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只能组成同一种物质
B.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之一
C.河水、湖水等天然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就得到澄清的纯水
D.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与油污发生了乳化作用
11.
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NOB.NO2C.NH3D.HNO3
12.
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O2
CO2
点燃
B
Cu(OH)2固体
NaOH固体
加足量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稀盐酸
D
银粉
锌粉
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溶液
 
A.AB.BC.CD.D
13.
向 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2、Mg(NO32和 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溶液pHB.熄灭酒精灯
C.取用固体药品D.过滤操作
15.
下列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苹果汁(2.9~3.3)B.葡萄汁(3.5~4.5)
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
1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溶液pHB.熄灭酒精灯
C.取用固体药品D.过滤操作
17.
运用防灾、火灾、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灭火
B.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C.发现燃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与生存环境,下列做法合理可行的是( )
A.食用适量海带,以预防缺碘性疾病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延长保鲜时间
C.将废旧电池深埋处理,以减少水土污染
D.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以减少“白色污染”

5.多选题(共1题)

19.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6.填空题(共5题)

20.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某学校食堂的早餐提供:鸡蛋、小米粥、鲜肉包、馒头及面条。请你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建议食堂增加含_____的食物(填字母)。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3)如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4)指出图中用到的防锈方法(写1条)_____。
(5)丙烷(C3H8)是家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和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相同。请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n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两个氮原子_____。
22.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2016年世卫组织确定的主题是“为平装做好准备”,我国活动的主题的“拒绝烟草的危害”。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辅基,其分子式是C34H32N4Fe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血红素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2)求血红素分子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最简整数比)
23.
现有下列物质:
A.硫酸铜、B.氯化钠、C.氮气、D.石墨。请用字母序号填空:
(1)_____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品;
(2)_____用作粮食保护气;
(3)_____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24.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_____。
(2)要将t2℃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剂、_____等。
(3)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5.
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代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