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八茂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92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0

1.简答题(共1题)

1.
铬是最硬的金属,常镀在金属制品如水龙头的表面,使金属制品美观耐用.将打磨的相同大小的铬片、铝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铬片表面缓慢产生气泡,铝片表面迅速产生较多气泡,铜片表面无现象.请写铬、铝、铜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1)_____.
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2)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_____,并写出方程式_____
(3)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 (填序号).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_____。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_____。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_____。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_____(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
 
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4.单选题(共18题)

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早在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这一技术.其原理可表示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5.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6.
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7.
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大
C.锌一定过量
D.镁一定过量
8.
放在手心里就能熔化的稀有金属镓,其沸点为2 403 ℃,奇妙的是镓熔化后在-120  ℃仍不易凝固;常温下,镓不与氧气、水反应,但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与硫、硒等非金属化合可生成优良的半导体材料。以下有关镓的用途或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能做半导体材料
B.不与硝酸反应
C.能制作高温温度计
D.常温下能与水、氧气反应
9.
如图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和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活塞,一周之后,观察现象,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a管中的铁钉不生锈
B.b管中的铁钉不生锈
C.一周后L端比R端液面高
D.把水换成食盐水,铁生锈会更快
10.
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原因(  )
A.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B.铝不易氧化
C.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D.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1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都是混合物
C.饱和溶液都是浓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12.
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13.
下列溶液中,不是以水作溶剂的是(  )
A.10g硝酸铵跟8g水组成的溶液
B.10g水跟8g硝酸铵组成的溶液
C.1g水跟9g酒精组成的溶液
D.100g酒精跟5g碘组成的溶液
14.
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
A. 酒精     B. 水 C. 汽油 D. 植物油
15.
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溶液
B.碳酸氢钠与稀盐酸
C.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溶液
D.碳酸钡与硫酸钠溶液
16.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17.
一定温度下,向碳酸钠饱和溶液里不断加水(V),溶液里碳酸钠的质量(W)、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碳酸钠溶液的pH、以及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加水的质量变化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8.
下表是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正常pH 范围。
 
血 浆
唾 液
胃 液
乳 汁
胆 汁
胰 液
尿 液
pH
7.35-7.45
6.6-7.1
0.9-1.5
6.6-7.6
7.1-7.3
7.5-8.0
4.7-8.4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酸性最强的是尿液②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③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强④胃酸过多可服用含Al(OH)3或NaHCO3的药片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19.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
B.从外观即可把NH4NO3与KCl区别开
C.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D.NH4Cl与熟石灰混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20.
圆明园兽首是由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铸造的.铜合金属于(  )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
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5.选择题(共1题)

22.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根本原因(  )

6.多选题(共1题)

23.
下列关于“大佛穿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不易被腐蚀
B.增加大佛的观赏性
C.大佛更显灵
D.金比较便宜

7.填空题(共1题)

24.
黄金较稀少,价格昂贵,在青海的许多地方,人们在沙土层中用水冲洗筛选金子。据此推断,由此法采集的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

8.实验题(共2题)

25.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26.
下列有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中的问题写方程式.

写出实验中“更高”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写出反应“更快”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