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某实验小组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2.
某工厂要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96%的生铁63 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10%铁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3.
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___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已知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_______。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___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已知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_______。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
4.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 ① | ② | ③ | ④ |
镁条长度 | 1cm | 2cm | 3cm | 4cm |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 |||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 无 | 少量 | 较多 | 很多 |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加入足量盐酸 | _____,白色沉淀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
B | 加入足量水 | 白色沉淀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 |
C | 加入适量稀硝酸 | 白色沉淀消失 |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
3.推断题- (共1题)
5.
实验室现有四种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无水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为区分它们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步骤Ⅰ:将这四种白色固体分别编号为A、B、C、D。
步骤Ⅱ:取少量上述四种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步骤Ⅲ: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量C溶液,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Ⅳ: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_____溶液。
(1)步骤Ⅰ:将这四种白色固体分别编号为A、B、C、D。
步骤Ⅱ:取少量上述四种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步骤Ⅲ: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量C溶液,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Ⅳ: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_____溶液。
4.简答题- (共1题)
6.
如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 、 .
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 、 .
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5.单选题- (共17题)
8.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变为蓝色 |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C.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 |
D.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
9.
小明家里收藏了一件清代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大量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
C.铝不易被氧化 |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
10.
下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水有关 |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
12.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t1℃时,6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60g溶液
D.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小于乙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t1℃时,6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60g溶液
D.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小于乙
13.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C.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提纯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
14.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t1℃时,物质B的溶解度大于物质A的溶解度 |
C.t1℃时,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 |
D.将t2℃时的物质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依然饱和 |
18.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①~④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③用生石灰降低士壤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③用生石灰降低士壤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
小华帮助家人科学种田,查阅有关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
他测知家乡的土壤pH接近7,你认为小华家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农作物 | 棉花 | 玉米 | 大豆 | 茶树 |
pH | 6.1-6.8 | 6.0-7.0 | 6.5-7.5 | 5.0-5.5 |
他测知家乡的土壤pH接近7,你认为小华家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
B.玉米 |
C.大豆 |
D.茶树 |
21.
小冬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活动中记录如下,由下表判断,不能做指示剂的是( )
| 植物的汁液 | 在酸性溶液中 | 在中性溶液中 | 在碱性溶液中 |
A | 牵牛花瓣 | 红色 | 紫色 | 蓝色 |
B | 胡萝卜 | 橙色 | 橙色 | 橙色 |
C | 紫萝卜皮 | 红色 | 紫色 | 黄绿色 |
D | 月季花瓣 | 浅红色 | 红色 | 黄色 |
A.A | B.B | C.C | D.D |
23.
)
A.摄入过多的油脂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我们不要吃油脂类食物 |
B.在六大类营养素中,除了水以外,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
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
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因此我们要大量补充葡萄糖酸锌 |
6.选择题- (共9题)
29.
东风汽车公司召回制动系统存在隐患的汽车,并消除这些隐患,这种行为( )
①说明他们的技术不过关,欺骗消费者
②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③说明他们能够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④不利于今后汽车的消售
30.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31.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32.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7.填空题- (共4题)
33.
如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_____(填字母序号)之间。
A 20℃~30℃ B 30 ℃~40℃ C 40℃~50℃
(2)20 ℃,将50 g硝酸钾与100 g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钾的_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升高到40 ℃,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3)保持温度为20 ℃,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

(1)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_____(填字母序号)之间。
A 20℃~30℃ B 30 ℃~40℃ C 40℃~50℃
(2)20 ℃,将50 g硝酸钾与100 g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钾的_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升高到40 ℃,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3)保持温度为20 ℃,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
34.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题。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增加溶质 ③蒸发溶剂
(3)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_____。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增加溶质 ③蒸发溶剂
(3)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_____。
35.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填“温度”或“压强”)。
(3)有些厂商开发了茶味汽水,既有茶的味道,又有碳酸饮料的口感,用_____(填“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其中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来加强口感。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填“温度”或“压强”)。
(3)有些厂商开发了茶味汽水,既有茶的味道,又有碳酸饮料的口感,用_____(填“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其中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来加强口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