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将某赤铁矿石样品10g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4.5g,过滤后将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求:
⑴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⑵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⑴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⑵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
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温度计的液泡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计显示温度升高,其原因是_____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_____,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3)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配制该溶液的步骤:计算、_____、混匀、装瓶贴标签;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
(1)用温度计的液泡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计显示温度升高,其原因是_____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_____,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3)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配制该溶液的步骤:计算、_____、混匀、装瓶贴标签;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

2.简答题- (共2题)
3.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除了糯米外,还有瘦肉、咸蛋黄等,味道香糯可口,食之唇齿留香。
(1)煮粽子时,小海老远就闻到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粽子煮熟后,姥姥关闭了煤气阀门熄灭火焰,体现的灭火原理是_____。
(2)小海的午餐是咸蛋黄粽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他还应该增加的食物是_____(填字母)
A馒头 B鸡腿 C青菜
(3)糯米还可酿成米酒,除了含有粗蛋白质和糖分以外,还含有少量的酒精,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煮粽子时,小海老远就闻到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粽子煮熟后,姥姥关闭了煤气阀门熄灭火焰,体现的灭火原理是_____。
(2)小海的午餐是咸蛋黄粽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他还应该增加的食物是_____(填字母)
A馒头 B鸡腿 C青菜
(3)糯米还可酿成米酒,除了含有粗蛋白质和糖分以外,还含有少量的酒精,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综合题- (共1题)
5.
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写出用CO和磁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室中用如下实验来研究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

①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若将上述实验之一替换掉一种药品,即可达成实验目的.说明具体的改进方法: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Al3+ ②Al3+、Fe2+③Al3+、Fe3+ ④Fe2+、Cu2+ ⑤Al3+、Fe2+、Cu2+
(1)写出用CO和磁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室中用如下实验来研究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

①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若将上述实验之一替换掉一种药品,即可达成实验目的.说明具体的改进方法: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Al3+ ②Al3+、Fe2+③Al3+、Fe3+ ④Fe2+、Cu2+ ⑤Al3+、Fe2+、Cu2+
4.推断题- (共1题)
6.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成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反应F﹣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反应B→F的现象是_____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反应F﹣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反应B→F的现象是_____
5.科学探究题- (共1题)
7.
某同学进行如图两个实验。

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Ⅰ._____;
Ⅱ.Mg(OH)2和BaSO4;
Ⅲ.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

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Ⅰ._____;
Ⅱ.Mg(OH)2和BaSO4;
Ⅲ.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②若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猜想Ⅲ成立。 |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
6.单选题- (共12题)
9.
善于归纳知识,利于培养素质.下面是小沁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A.化学反应类型 | B.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
①化合反应:C+O2![]() 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 ③置换反应:CO+CuO ![]() ④复分解反应:Ca(OH)2+2HCl=CaCl2+H2O | ①用10mL量筒量取7.25mL水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约为3.2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10.6g铁粉 ④用酒精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为25℃ |
C.化学中常见的“三” | D.化学与生活联系 |
①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②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③塑料、合成纤维、合金--三大合成材料 ④生石灰、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常见三大干燥剂 | ①除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②防止车链生锈--用湿润滑油滴涂 ③鉴别羊毛和涤纶--点燃闻气味 ④人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 |
A.A B.B C.C D.D
10.
完成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探究后,小江记录了以下数据,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 )
A.H2SO4 NaCl KNO3 | B.CuSO4 H2SO4 NaCl |
C.NaOH NaCl NH4Cl | D.BaCl2 Na2CO3 NaNO3 |
12.
烈性炸药TNT(化学式为C7H5N3O6)广泛用于开矿、修路、兴修水利等,下列关于TNT的说法错误的是( )
A.TNT是一种有机物 | B.TNT由四种元素组成 |
C.TNT中含有21个原子 | D.TNT爆炸后易产生二氧化碳 |
13.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用木炭代替 |
B.红磷点燃后,慢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
C.红磷燃烧停止后,立即打开铁夹 |
D.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可能是红磷量不足 |
14.
下列学生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实验后含有一氧化碳的尾气烧掉 | 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内的混合物 |
C.将氢氧化钠放在滤纸上进行称量 | D.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
16.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 |
17.
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药有毒,应该禁止使用农药 | B.观察外观,能区分硫酸钾与硫酸铵 |
C.磷酸二氢钾(KH2PO4)属于复合肥料 | D.硝酸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
18.
分离、除杂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CO2、CO先用NaOH溶液吸收,再向该溶液中加足量的稀盐酸 |
B.只用一种试剂无法把稀盐酸、氯化钡和硝酸钾三种溶液区别开 |
C.除去二氧化碳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可以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生石灰 |
D.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KOH、Na2SO4、CuSO4、MgCl2鉴别开 |
19.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缓温室效应 |
C.通过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
D.化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来排放废气,以防止形成酸雨 |
7.填空题- (共3题)
21.
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问题:
(1)根据下列粒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
③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反应前后种类不变: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反应中A、C两种粒子的个数比_____
(1)根据下列粒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
③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反应前后种类不变: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反应中A、C两种粒子的个数比_____
22.
请用“〉”、“〈”、“=”填空:
(1)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质量;
(2)25℃的水中氢氧化钙溶解性_____40℃氢氧化钙溶解性;
(3)生铁的含碳量_____钢;
(4)纯铝片的硬度_____镁铝合金
(1)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质量;
(2)25℃的水中氢氧化钙溶解性_____40℃氢氧化钙溶解性;
(3)生铁的含碳量_____钢;
(4)纯铝片的硬度_____镁铝合金
8.实验题- (共2题)
23.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小刚在实验室想用同一个装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请写出用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红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改进发生装置,方法为_____;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如果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_____g。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F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小刚在实验室想用同一个装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请写出用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红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改进发生装置,方法为_____;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如果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_____g。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F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