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6月中考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87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0

1.流程题(共1题)

1.
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固体B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则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溶液a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取贝壳样品12g装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实验完成后烧杯中物质一共107.6克。试计算:
(1)生成气体____________克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1)实验一:小雨设计了如左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并得到广口瓶中的溶液X。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过量_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X中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感悟)(5)实验从CO2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温度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4.推断题(共1题)

4.
已知A~H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B俗称烧碱,C为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C和E所属类别相同,固态D可用于人工降雨,F的溶液呈蓝色,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G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H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2题)

5.
下列所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钢铁生锈C.水结冰D.酒精挥发
6.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R的化学式应为
A.FeSB.Fe2S3C.FeOD.FeS2
7.
生日蛋糕是当代少年儿童生日时爱吃的食物,生日蛋糕中的奶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式脂肪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反式脂肪酸不是有机物
C.反式脂肪酸由54个原子构成
D.反式脂昉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
8.
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活性炭制品清除异味
B.油库着火,用水扑灭
C.用含有适量氢氧化钠的清洁剂去除炉具上的油污
D.用燃烧法鉴别羊毛制品和化纤制品
9.
下列金属制品中最不容易被酸雨腐蚀的是(  )
A.镀锌水管B.铝合金门窗C.铁制栏杆D.铜制器皿
10.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可以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11.
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后只有丙金属表面有气体产生;再将乙金属放入甲金属的盐溶液中,乙金属表面有甲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乙>甲>丙B.丙>乙>甲C.乙>丙>甲D.甲>乙>丙
12.
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B.CO32-、K+、Na+
C.Cu2+、OH-、Cl-、Ba2+D.Ag+、Cl-、Na+
13.
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测定溶液pH
C.稀释浓硫酸D.过滤
14.
下列化学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生成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黑色粉末变成了红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15.
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全棉毛巾B.青花瓷瓶C.铝合金门窗D.塑料袋
16.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 油锅中的有着火用锅盖盖灭     B. 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 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 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6.多选题(共1题)

17.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
分离方法
A.
KCl
CaCl2
Na2CO3溶液、盐酸
过滤
B.
CH3CH2OH
CH3COOH
CaO
蒸馏
C.
NaCl
NH4Cl
NaOH
蒸干
D.
N2
O2
铜网
加热
 
A.A   B.B   C.C   D.D

7.填空题(共4题)

18.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镁离子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_____。
19.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
(1)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是取地下水,可用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2)净化地下水可用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
20.
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工业上炼赤铁矿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请写出P点代表的意义____________
(2)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写一条)
(3)t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22.
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所指仪器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一般不用D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O2,若选择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先将E装置装满水,将气体从__________(a或b)端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