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能相互反应,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4)列举A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用途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4)列举A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用途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 |
过氧化氢溶液 | 二氧化锰 |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
68.0 | 0.1 | 66.5 |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溶液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______。结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实验三: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欲通过进一步实验探究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提出假设)①可能是Na2CO3②可能是NaOH
(设计实验)
方案一:取少量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则假设①成立,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方案二:请你选用与方案一中不同类别的试剂再设计一个方案
(实验结论)请写出 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溶液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______。结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实验三: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欲通过进一步实验探究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提出假设)①可能是Na2CO3②可能是NaOH
(设计实验)
方案一:取少量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则假设①成立,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方案二:请你选用与方案一中不同类别的试剂再设计一个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______ | ______ | 假设①成立,假设②不成立 |
(实验结论)请写出 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7.
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一瓶是蒸馏水。为了把它们区分开,同学们提出了以下方法:①蒸发、②测密度、③测导电性、④测pH、⑤加入氯化钠、⑥加入食醋。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 B.![]() | C.![]() | D.![]() |
8.
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溶液的溶质是水 |
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C.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可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 |
D.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9.
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水和NaOH溶液。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气压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 ![]() |
B.该实验不能证明NaOH与![]() |
C.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 |
D.800s时,曲线![]() |
5.填空题- (共2题)
13.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铁技术飞速发展。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为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2)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3)动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原理是______。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为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2)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3)动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原理是______。
14.
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自热米饭”加热原理是生石灰与水接触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用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
(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原因是______。
(4)“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蚊酸),可用下列物质之一涂抹以减轻疼痛,该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食醋(pH<7)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7)
(1)“自热米饭”加热原理是生石灰与水接触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用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
(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原因是______。
(4)“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蚊酸),可用下列物质之一涂抹以减轻疼痛,该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食醋(pH<7)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7)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