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科普阅读题- (共1题)

①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填字母序号)密切相关。
A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②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三处中B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③图3所示物质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___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已知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_______。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
4.单选题- (共19题)
| 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 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
现象 | ① | 白色沉淀 |
化学方程式 | CuSO4+2NaOH=Cu(OH)2↓+Na2SO4 | ② |
A.①有蓝色沉淀 |
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 |
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
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
A.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第一步操作是称量 |
B.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可用倾倒法转移需配溶液至细口瓶 |
C.在“常见金属的性质”实验中,先观察常见金属的外观,再用砂纸打磨某些金属 |
D.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先将导管放在盛满水的倒置集气瓶口,再点燃酒精灯 |
A.Fe+O2![]() |
B.3Fe+2O2![]() |
C.2Fe+O2![]() |
D.Fe3+O4![]() |
选项 | 实验设计 | 现象 | 结论(金属的活动性) |
A | 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无现象 | Cu>Al |
B | 分别将相同形状的镁条和铝条点燃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 铝条燃烧的更剧烈 | Al>Mg |
C | 分别将锌粉和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 | Zn>Fe |
D | 分别将铁丝和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 | Fe>Cu |
A.A |
B.B |
C.C |
D.D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
B.在称量前,指针稍向左偏移便进行称量 |
C.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 |
D.溶解时烧杯中已有少量水未倒干净 |
A.降温到10 ℃时有KNO3晶体析出 |
B.蒸发掉10克水,有KNO3晶体析出 |
C.加热到30 ℃后,再加入KNO3晶体仍能继续溶解 |
D.在20 ℃时,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 |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 |
B.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
C.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 |
D.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 |
| 甲 | 乙 | | 甲 | 乙 |
A | Ca(OH)2 | CO(NH2)2、NH4HCO3 | B | Ba(NO3)2 | KCl、(NH4)2SO4 |
C | AgNO3 | NH4Cl、NH4NO3 | D | NaCl | K2SO4、KNO3 |
A.A |
B.B |
C.C |
D.D |
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
C.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
D.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
5.选择题- (共2题)
45÷9={#blank#}1{#/blank#} 5×8= {#blank#}2{#/blank#} 54+6={#blank#}3{#/blank#}
7÷7={#blank#}4{#/blank#} 7×3={#blank#}5{#/blank#} 32÷8={#blank#}6{#/blank#}
6+8÷4={#blank#}7{#/blank#} 2×6÷6={#blank#}8{#/blank#} 4×6÷3={#blank#}9{#/blank#}
45÷9={#blank#}1{#/blank#} 5×8= {#blank#}2{#/blank#} 54+6={#blank#}3{#/blank#}
7÷7={#blank#}4{#/blank#} 7×3={#blank#}5{#/blank#} 32÷8={#blank#}6{#/blank#}
6+8÷4={#blank#}7{#/blank#} 2×6÷6={#blank#}8{#/blank#} 4×6÷3={#blank#}9{#/blank#}
6.填空题- (共3题)
(1)钢铁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和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_____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
(2)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很好,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白糖固体放入口中有清凉感觉.请从溶解现象推测其可能原因是_____.
(4)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1)用托盘天平称取10g大树碱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
(3)把大树碱样品和水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大树碱完全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4)向配好的溶液中逐渐加入CaCl2溶液,生成1g沉淀(假设大树碱中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K2CO3═CaCO3↓+2KCl).计算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
(5)小文同学在配制好溶液后,发现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计算出的大树碱K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