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是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验证回收的二氧化锰是否还有_________ 作用。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各步骤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复燃 |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 |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不复燃 |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 |
实验三 | ________ | 木条迅速复燃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
(1)请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是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验证回收的二氧化锰是否还有_________ 作用。
2.计算题- (共1题)
2.
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计算后填写:
(1)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 丙烯酰胺分子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
(3)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1)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 丙烯酰胺分子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
(3)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6题)
4.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促进信息消费,从五个方面对促进信息消费进行了部署。工信部日前公布,19个行业落后生产线全部实现关停,“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有望提前一年完成,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做强做优的指导意见正在研究制定中。
某班就此话题交流,请你参与其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单选题- (共10题)
9.
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虾青素是由三种原子构成
B. 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52:4
C. 虾青素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虾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A. 虾青素是由三种原子构成
B. 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52:4
C. 虾青素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虾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15.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
17.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
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
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
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
5.填空题- (共3题)
19.
)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
①2个镁原子________,②3个水分子________③氦气________④正三价的铝元素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①河水 ②水银 ③冰水 ④硫酸铜 ⑤液态氧 ⑥五氧化二磷 ⑦锰酸钾 ⑧人体呼出的气体 ⑨过氧化氢溶液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1)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
①2个镁原子________,②3个水分子________③氦气________④正三价的铝元素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①河水 ②水银 ③冰水 ④硫酸铜 ⑤液态氧 ⑥五氧化二磷 ⑦锰酸钾 ⑧人体呼出的气体 ⑨过氧化氢溶液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20.
放电条件下,氮气能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化合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氢气化合反应生成氨气(C),进而生产出尿素(D)等其它的氮肥。请根据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A B
C D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每个D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
(3)氨气(C)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4)写出A →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为 。
A 、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理由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A B
C D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每个D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
(3)氨气(C)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4)写出A →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为 。
A 、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理由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21.
用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只填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到_______,填“1…‘2…3”或“4”)处,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条)。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只填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到_______,填“1…‘2…3”或“4”)处,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条)。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6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