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李将实验剩余的FeCl3溶液倒入含有H2O2的废液缸,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
(1)小李根据组成的元素猜测,无色气体可能是H2、O2、HCl、Cl2中的一种或多种。
(查阅资料)1.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FeCl3在水中解离出Fe3+、Cl-
根据资料,小李可排除的气体为______
(实验一)为进一步验证该气体成分,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收集满该气体的小试管中,只观察到木条燃得更旺,则该气体一定含_______。
(2)小李认为上诉过程中FeCl3溶液作了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他做了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若要证明FeCl3溶液中的Fe对HO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观察到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外,还需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3)小王同学认为由此得出“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不严谨,还需要补充实验来进一步探究,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三)

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得出结论)要证明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须满足一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①从定性角度需观察到______(填序号)的现象。
②从定量角度需得到的关系式为m1=______(用m2和m3表示)。
(1)小李根据组成的元素猜测,无色气体可能是H2、O2、HCl、Cl2中的一种或多种。
(查阅资料)1.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FeCl3在水中解离出Fe3+、Cl-
根据资料,小李可排除的气体为______
(实验一)为进一步验证该气体成分,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收集满该气体的小试管中,只观察到木条燃得更旺,则该气体一定含_______。
(2)小李认为上诉过程中FeCl3溶液作了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他做了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若要证明FeCl3溶液中的Fe对HO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观察到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外,还需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3)小王同学认为由此得出“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不严谨,还需要补充实验来进一步探究,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三)

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得出结论)要证明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须满足一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①从定性角度需观察到______(填序号)的现象。
A.实验一 | B.实验二 | C.实验三 |
2.计算题- (共1题)
2.
高铁酸钠( 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某工厂以22.35 kg NaClO固体和若干Fe2(SO4)3固体和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为原料生产 Na2FeO4,反应原理为:3NaClO+Fe2(SO4)3+10NaOH = 2Na2FeO4+3NaCl+3Na2SO4+5H2O。假设反应物均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 NaClO 74.5 Fe2(SO4)3 400 Na2FeO4 166]
(1)Na2FeO4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
(2)制备过程中需加入20%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最后所得溶液中Na2FeO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 NaClO 74.5 Fe2(SO4)3 400 Na2FeO4 166]
(1)Na2FeO4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
(2)制备过程中需加入20%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最后所得溶液中Na2FeO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流程题- (共1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分离KCl和BaCl2混合溶液,得到都含单一溶质的两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供选试剂:K2SO4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盐酸、稀硫酸
(1)步骤①中,分离A、B的实验操名称是_____,试剂a是_____
(2)沉淀B表面残留少量滤液,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为了检验沉淀B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步骤②的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双选,填序号)。
A NaOH溶液 B CaCl2溶液 C NaCl溶液 D AgNO3和HNO3混合溶液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要达到预期的日的,还需要改进的方法为______

供选试剂:K2SO4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盐酸、稀硫酸
(1)步骤①中,分离A、B的实验操名称是_____,试剂a是_____
(2)沉淀B表面残留少量滤液,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为了检验沉淀B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步骤②的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双选,填序号)。
A NaOH溶液 B CaCl2溶液 C NaCl溶液 D AgNO3和HNO3混合溶液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要达到预期的日的,还需要改进的方法为______
4.单选题- (共16题)
8.
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
C.用生成物制得的氨水、氯化铵可用作化肥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3H2![]() |
9.
烹制鱼时,同时加料酒和食醋能使鱼肉味香可口,这是因为两者发生了反应(未标明条件):C2H5OH+CH3COOH=H2O+CH3COOC2H5(乙酸乙酯)。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乙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②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值变大
③能闻到香味,是分子受热体积膨胀的缘故
④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①乙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②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值变大
③能闻到香味,是分子受热体积膨胀的缘故
④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
17.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 |
C.t2℃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甲的质量大 |
D.t1℃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19.
2019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
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 |
C.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
5.填空题- (共4题)
20.
空气、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1)Cu能与空气中的H2O、O2和______反应生成“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2)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可制氢气。通电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电极X为电源的_____极。氢气作为新能源,其主要优点为_____(填序号)。

(1)Cu能与空气中的H2O、O2和______反应生成“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2)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可制氢气。通电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电极X为电源的_____极。氢气作为新能源,其主要优点为_____(填序号)。

A.制取成本低 B 燃烧产物无污染 C 制备原料为水,来源广 D 贮存方便,安全 |
21.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技术。
(1) 若该技术广泛应用,可把排放的CO2转化为甲醇,则能缓解______(填序号)。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白色污染
(2) 甲醇可被氧气氧化,其反应为:2CH3OH+O2
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类比乙醇的燃烧,写出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 若44gCO2全部转化为CH3OH,且反应中其它物质均不含碳元素,可生成CH3OH的质量为_____g。
(1) 若该技术广泛应用,可把排放的CO2转化为甲醇,则能缓解______(填序号)。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白色污染
(2) 甲醇可被氧气氧化,其反应为:2CH3OH+O2

类比乙醇的燃烧,写出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 若44gCO2全部转化为CH3OH,且反应中其它物质均不含碳元素,可生成CH3OH的质量为_____g。
22.
某牛奶的营养成分表如图所示。
(1)表中“钠”和“钙”指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2)该牛奶所含基本营养素中,除水外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3)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营养成分表 |
项目每100g |
能量309kJ 蛋白质3.6g 脂肪4.4g 糖类5.0g 钠65mg 钙120mg |
(1)表中“钠”和“钙”指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2)该牛奶所含基本营养素中,除水外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3)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3.
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使用了多种材料。
(1)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含有一种叫聚酸亚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属于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探测器使用的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____ (填“大”或“小”)
(3)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过的铁片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_____(填化学式)薄膜;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③中铁片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______色。
(1)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含有一种叫聚酸亚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属于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探测器使用的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____ (填“大”或“小”)
(3)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过的铁片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_____(填化学式)薄膜;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③中铁片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______色。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