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八茂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78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1

1.计算题(共3题)

1.
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___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___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
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 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
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细胞中约含有NaCl  0.9%,一般成年人每日需NaCl的量为4.5g~9g.
(1)某病人因食盐摄入量不足,需要补充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生理盐水,医生通过诊断需为他注射200g生理盐水,则该病人每天可补充食盐约___g.
(2)若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g.
(3)小明想检验某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含量是否合格,他从该瓶生理盐水中取出65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435g沉淀.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这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含量是否合格____.

2.科普阅读题(共1题)

4.
“中华文化标志城”的筹建工作全面展开,为建好中华文化标志城,保护我市优美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市建立了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其中填埋场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方式,垃圾按单元分层作业,其流程为计量﹣﹣倾倒﹣﹣推平﹣﹣压实﹣﹣消杀﹣﹣覆土﹣﹣封场﹣﹣绿化;对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气体经导排系统收集后用于供热或发电;对垃圾渗透漏液经调节池集中收集后通过日处理达1500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化学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后排放.
(1)垃圾送到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前先进行分类处理,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可回收垃圾中,易拉罐与旧铁锅归为一类,回收废旧金属的好处是什么?_____.
(2)回收废旧塑料垃圾可减少“白色污染”,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还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
(3)污水进行生物和化学处理时,你认为采取的化学方法处理污水的措施有哪些?(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
(4)垃圾填埋后会产生沼气,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这对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有哪些好处?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且溶液由无色变为___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___(选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
(3)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乙同学又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___,Y是___溶液.

4.推断题(共1题)

6.
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_____。
(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_____。
(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____,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5.单选题(共17题)

7.
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H2OCO+H2
B.Fe+CuSO4=FeSO4+Cu
C.3CO+Fe2O32Fe+3CO2
D.Mg+H2SO4=MgSO4+H2
8.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B.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9.
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0.
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11.
小云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表,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的分类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②甲烷,酒精,碳酸属于有机物
③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材料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C.“低碳经济”的措施
D.用“化学”眼光分析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搞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放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
②烛火一吹就灭是呼出了CO2隔绝空气
③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是因为混用会降低肥效.
 
A.A   B.B   C.C   D.D
12.
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a是混合物
B.溶液B中的含有的盐是Ba(NO3)2和NaNO3
C.X可能是Na2CO3
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13.
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
14.
铝、铜、铁、金四种金属都具有的相似性质是(  )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都有导电性
C.都能和稀硫酸反应
D.通常状况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15.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海洋有自净能力,所以不存在海水污染问题
D.水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连接的一端产生氢气
16.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7.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医用酒精B.生理盐水C.碘酒D.白醋
18.
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19.
下列物质能相互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Na2CO3和稀硫酸B.CuO和NaOH
C.CuSO4和Ba(OH)2D.KOH和稀盐酸
20.
把氯化氢、烧碱、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剂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
A.红色、蓝色、无色B.红色、蓝色、紫色
C.蓝色、红色、无色D.蓝色、红色、紫色
21.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复合肥
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D.可以通过观察,鉴别氮肥和钾肥
22.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溅到白纸上,白纸变黑
B.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C.烧碱具有碱性,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Na2CO3属于盐,但其水溶液的pH>7
23.
经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的pH为3,污染环境.若将该废水治理成pH为8时,可向该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
A.氯化钠B.硫酸C.消石灰D.废铜片

6.选择题(共3题)

24.Jenny hid        the bed so her sister couldn't find her.
25.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26.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7.填空题(共2题)

27.
现有八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 纯碱 B 武德合金 C 硝酸钾 D 过磷酸钙 E 石墨 F 熟石灰 G 生石灰 H 干冰
(1)___可用作复合肥料;
(2)___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3)___可制作保险丝;
(4)___可用作电极.
(5)___可用作配制波尔多液;
(6)___可作制冷剂.
28.
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赤铁矿___,磁铁矿___,铝土矿___.

8.实验题(共3题)

29.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个实验,实验时发现实验B测量更准确,原因是___。
(2)乙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填“a”或“b”)。
(3)丙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缓慢通入CO2后,最先变红的是___。(填编号,下同)不变红的是___。
(4)丁是探究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无色溶液可能是___(填编号)。
①稀H2SO4
②FeSO4溶液
③Cu(NO3)2溶液
④AgNO3溶液
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0.
安琪同学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 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表面的现象如表所示。
观察对象
现象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_____
③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1)步骤1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_____。
(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_____和_____。
(4)雨后郊外的路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填字母)
A 立即晾晒干 B 涂油漆   C 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
31.
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甲同学的探究
乙同学的探究
提出问题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
作出猜想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实验验证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应 (填“>”、“=”或“<”)7。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 。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   (填“一”或“二”)成立。
交流反思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   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3道)

    科普阅读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