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州中甸县上江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78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1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杨敏在实验室进行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采用酒精灯加热(图A)与书本实验(图B)现象相同,发现在得到的黑色粉末中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杨敏就图A实验中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铁粉及铁的几种常见氧化物的颜色及部分性质。
物质
铁粉
Fe2O3
Fe3O4
FeO
颜色
黑色
红棕色
黑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

不能
 
②实验室酒精灯的温度为400﹣500℃,酒精喷灯的加热温度在1000℃左右。
③当温度高于300℃以上,Fe2O3容易被还原成Fe3O4;当温度高于600℃以上,Fe3O4容易被还原FeO;当温度高于700℃以上,FeO容易被还原成Fe;
(提出问题)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黑色粉末的成分是:①FeO、Fe3O4②FeO③Fe3O4;④FeO、Fe3O4、Fe2O3
(分析与评价)猜想___错误,理由是___。
(1)装置A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___。
(2)请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由对比实验可知,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产物与___有关。
(实验设计)将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倒在一表面皿中,用磁铁接触黑色粉末,出现___现象,说明猜想②正确。
(正确回答下列问题你将得到4分奖励,本卷满分不超过60分)
(4)实验B最后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Fe和Fe3O4,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海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成分,请帮助他完成该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①定性研究:取少量的图B实验得到的黑色粉末于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振荡,出现___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有铁。
②定量研究:取B实验得到的黑色固体20g,设计如图C实验:试推测黑色固体的成分是___。
③有同学试图通过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来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你认为可行吗?(假设氧化铁在反应中完全反应)___(填“行”或“不行”)理由是___。
2.
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那么,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呢?为此,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假设)铜生锈是铜与氧气、___和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方案)为验证假设,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
(1)B的实验目的是___。
(2)装置C中有一处明显错误,用文字叙述加以改正___;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
(3)小明同学的这个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请在图2框中绘出该实验的装置图。____
(结论)经过探究,得知了铜生锈的条件。

2.计算题(共2题)

3.
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___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___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4.
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 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单选题(共15题)

5.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6.
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
下列各组微粒中,能相互结合成AB2型化合物的一组微粒是(  )
A.Mg2+和ClB.Na+和S2
C.Ca2+和O2D.Al3+和SO42
8.
为比较 X、Y、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X>Y>ZB.Z>Y>XC.X>Y、Z>YD.Y>X、Y>Z
9.
为了防止铁制品受腐蚀,下述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
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
D.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它与空气隔绝
10.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可用于食品发酵、医药等领域
B.不可用甲醛溶液浸泡保鲜食用海产品
C.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使用,可增强肥效
D.用沐浴露洗澡,沐浴露起着乳化作用
11.
关于如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5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C.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冷却乙的热浓溶液
D.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2.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
B.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13.
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60℃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a、b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B.8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在37℃时,将30g的a物质投入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将80℃的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60℃得到的晶体质量相等
14.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复合肥
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D.可以通过观察,鉴别氮肥和钾肥
15.
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时,会闻到刺鼻氨味的是(  )
A.硫酸铵B.碳酸钾C.磷矿粉D.氯化钾
16.
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石灰石和盐酸B.氧化铁和盐酸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17.
向HCl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
A.B.
C.D.
18.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向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色
B.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新制Cu(OH)2并加热煮沸,出现黑色固体
C.加热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出现黄色沉淀
D.灼烧一根棉纱线,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19.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恰当使用,造成了温室效应、酸雨、赤潮、白色污染、潮汐等环境问题
B.绿色化学是指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化学新工艺
C.雾霾天气是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导致的结果
D.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首”

4.填空题(共6题)

20.
在学习《溶液》这一章之后,我们发现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1+1≠2”这一有趣现象,例如:1克硝酸银溶液和1克稀盐酸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不等于2克.你还能围绕溶液举出属于“1+1≠2”的其他任意两个不同例子吗?
①_____②_____.
21.
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1)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
(2)t3℃时,A物质50g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精确到0.1%)
22.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此反应叫做___反应;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___的试剂瓶;
(4)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
23.
下列反应是中和反应的是_____
A 2NaOH+H2SO4=Na2SO4+2H2O   B CO2+Ca(OH)2=CaCO3+H2O
C 6HCl+Fe2O3=2FeCl3+3H2O D _____.
24.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氯化钾②盐酸③淀粉④熟石灰⑤浓硫酸,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钾肥的是___;
(2)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__;
(3)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
(4)可用来做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
25.
烧开水的铝壶用久了会在壶底沉积一层白色沉淀,它的成分中含有CaCO3,清洗铝壶时可用少量稀盐酸溶解除去,化学方程式是:___,但盐酸用量过多,则会损坏水壶,因为___.

5.实验题(共1题)

26.
安琪同学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 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表面的现象如表所示。
观察对象
现象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_____
③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1)步骤1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_____。
(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_____和_____。
(4)雨后郊外的路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填字母)
A 立即晾晒干 B 涂油漆   C 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