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试卷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77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2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产生了兴趣。同学们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什么?
(猜想)该混合气体主要成分可能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②氢气、一氧化碳均能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该气体中含有______,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C和D中的药品分别为______。
(3)同学们通过观察装置E、F中的现象后,证明了混合气中含有氢气。为了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装置G中的药品、现象和结论是______。
(4)H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2.推断题(共1题)

2.
现有A、B、C、D、E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由氢、碳、氧、钠、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如图1(“→”表示物质通一步反应能够转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其中物质A和B是常用的灭火剂,A和B属于同一类化合物,C和D属于另一类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
(2)生成物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D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xy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②在z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为了测定某钢铁样品(主要成分是铁,少量的碳,其他杂质忽略不计)中碳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废钢粉末,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用去稀硫酸100g,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0.1g,生成氢气0.3g,求:
(1)所取样品中铁的质量。
(2)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4.单选题(共10题)

4.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0
20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0
10
 
A.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2:1B.
C.当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x 的取值范围:
5.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2Mg+O22MgO”来表示.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速率③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④反应的微观过程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6.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铜B.氢气C.氯化钠D.
7.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是(  )
A.单质:水银、液氧、硫
B.复合肥:
C.碱:烧碱、纯碱、消石灰
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
8.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增加会形成酸雨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9.
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
A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B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
C
鉴别化NH4Cl和NH4NO3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
D
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测溶液的pH
取样,分别加硫酸铜溶液
 
A.AB.BC.CD.D
10.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B.人体缺锌易患贫血病
C.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不能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11.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将温度升高到,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12.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   )
物质名称
液体肥皂
菠萝汁
柠檬汁
泡菜
pH范围
9.5~10.5
3.3~5.2
2.0~3.0
3.4~4.0
 
A.液体肥皂B.菠萝汁C.柠檬汁D.泡菜
13.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
A.夹试管B.除去CO中的
C.移走蒸发皿D.用橡皮塞塞住试管

5.填空题(共3题)

1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之一,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硅原子的原子核内有______个质子。

(2)支付宝共享单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方便,自行车生产厂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不但美观还可以防止其生锈,喷漆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______。
(3)煤、石油、天然气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时,通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气体,目的是便于人们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15.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焊锡是锡铅合金,制取焊锡时,通常把铅加入到锡中制成合金,主要目的是______。
(2)设计实验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案有多种,其中可选用______、硫酸铜溶液和银片进行验证。
(3)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一定没有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16.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根据下列情况回答问题。
(1)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______。

(2)电解水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______(写微粒符号)。
(3)要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常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具有______性。

6.实验题(共3题)

17.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______。
(2)实验二中,在B试管加入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证明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水和氯化钠混合前后的质量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
18.
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内容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没燃烧,燃烧匙中白磷没燃烧是因为______,水中的白磷没燃烧是因为______; 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_;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在实验2的整个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_.
19.
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
(4)使用装置B制取气体,装药品前要检查气密性,一种方法是,关闭弹簧夹以后,从长颈漏斗中注水时,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你认为漏斗中的液面至b处时,停止注水较好,理由是______。
(5)实验室常用电石固体(主要成分是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剧烈,速度较快,获得平稳的气流,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