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普阅读题- (共1题)
1.
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
C.反应③是化合反应 |
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 NaHCO3 |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2.
南南同学看到“好想你”红枣袋中装有一袋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1所示.南南和北北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
南南同学的方案:
北北同学认为南南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并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_____.
(2)步骤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北北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该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Fe2O3、CaO、CaCO3.
(实验拓展)为增强双吸剂的吸收效果,常在双吸剂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NaCl的作用可能是_____.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
南南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 | 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 一定不含Fe2O3. |
北北同学认为南南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并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_____.
(2)步骤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北北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_____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_____ | ①固体减少,_____ ②该溶液变浑浊.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和Fe2O3. |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该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Fe2O3、CaO、CaCO3.
(实验拓展)为增强双吸剂的吸收效果,常在双吸剂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NaCl的作用可能是_____.
3.
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向装置Ⅹ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氧气外,另一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Y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2)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_____。
(3)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向装置Ⅹ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氧气外,另一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Y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2)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_____。
(3)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简答题- (共1题)
4.
将80g 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1题)
5.
工业上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2Al+4BaO
3Ba↑+Ba(AlO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B.反应物铝能被磁铁吸引 |
C.生成物Ba(AlO2)2属于氧化物 |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6.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一一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一一分子的体积变大 |
C.湖面上柳絮飘扬一一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
D.1L酒精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一一分子间有间隙 |
8.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C. 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 X属于有机化合物

A. 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C. 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 X属于有机化合物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
C.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CO等 |
D.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银白色的汞在氧气中加热生成红色的粉末 |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 |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
D.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
12.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
B.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C.生石灰块投入水中,水会沸腾,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
D.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熄灭了,该集气瓶中所盛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13.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
B.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14.
2018年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波兰举行,对“中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给予高度肯定。下列说法不符合“减排”措施的是( )
A. 公交优先低碳出行 B.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 大量开采化石能源 D. 倡导绿色化学理念
A. 公交优先低碳出行 B.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 大量开采化石能源 D. 倡导绿色化学理念
15.
食品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用瘦肉精养猪以降低猪肉中的脂肪含量 |
B.用小苏打做糕点的疏松剂 |
C.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装食物 |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以防腐烂 |
5.选择题- (共3题)
6.多选题- (共1题)
19.
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NaOH、KCl、H2SO4 | B.KNO3 、HCl、ZnCl2 |
C.Na2CO3、NaNO3、Ca(OH)2 | D.Ba(OH)2、MgCl2、FeCl3 |
7.填空题- (共4题)
21.
选择合适的物质及物质类别填入下面表格中(都填序号):
物质:A蛋白质 B纯碱 C水 D 熟石灰
类别:a有机物 b碱 c盐 d氧化物
物质:A蛋白质 B纯碱 C水 D 熟石灰
类别:a有机物 b碱 c盐 d氧化物
物质描述 |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 “候氏制碱法”所制的碱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 |
物质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物质类别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22.
某工厂用CaSO4、NH3、H2O、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操作1、操作2均为过滤 |
B.整个流程的总反应的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NH4)2SO4+CaCO3↓ |
C.该流程中CO2可被循环使用 |
D.此过程中若先通CO2后通NH3能提高生产效率 |
23.
化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标志人类的进步,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A 陶瓷 B 青铜 C 聚乙烯 D 合成纤维
(2)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_____
A 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B 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 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 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3)食用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可有效预防甲亢,KIO3“I”的化合价为_____.
(4)氧化钙、铁粉、氯化钙均可作食品的干燥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5)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_____(填“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或pH试纸)在自来水消毒中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标志人类的进步,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A 陶瓷 B 青铜 C 聚乙烯 D 合成纤维
(2)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_____
A 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B 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 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 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3)食用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可有效预防甲亢,KIO3“I”的化合价为_____.
(4)氧化钙、铁粉、氯化钙均可作食品的干燥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5)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_____(填“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或pH试纸)在自来水消毒中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8.实验题- (共2题)
24.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②___。
(2)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 装置B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②___。
(2)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 装置B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