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研究性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实验装置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a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试管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_____生成.
实验在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兴趣小组对实验后试管a内的固体成分发生了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反应后试管a内的固体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小静同学认为该固体全部是铜;
小华同学认为该固体是铜与氧化铜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小东同学认为该固体是铜与_____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小明同学认为该固体可能是铜、木炭和氧化铜三种物质的混合物
小华认为因为是充分反应,所以_____同学的猜想明显不成立
(查阅资料)稀硫酸是无色液体:
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
(实验设计)
(反思评价):_____同学的评价是正确的;
(定量探究):现取炭碳与氧化铜的混合物18g,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6g,经测定其中氧化铜有剩余,请通过计算确定原混合物中碳和氧化铜各有多少克_____?
实验在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兴趣小组对实验后试管a内的固体成分发生了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反应后试管a内的固体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小静同学认为该固体全部是铜;
小华同学认为该固体是铜与氧化铜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小东同学认为该固体是铜与_____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小明同学认为该固体可能是铜、木炭和氧化铜三种物质的混合物
小华认为因为是充分反应,所以_____同学的猜想明显不成立
(查阅资料)稀硫酸是无色液体:
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充分震荡 |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 固体中有_____ |
(反思评价):_____同学的评价是正确的;
(定量探究):现取炭碳与氧化铜的混合物18g,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6g,经测定其中氧化铜有剩余,请通过计算确定原混合物中碳和氧化铜各有多少克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2.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0 | m | 20 | 20 |
反应后质量/g | 2 | 待测 | 32 | 26 |
A.待测质量一定为零 |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C.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
D.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
C.因为质量守恒,所以10克水结冰后质量还是10克 |
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转化为人造金刚石,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 |
6.
下面关于某反应微观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A.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 | B.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4∶1 |
9.
“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
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3 |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1.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 |
14.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
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2题)
16.
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现有四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 氢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①可冶炼金属的化合物是_____; ②可燃性的气体单质是_____;
③可作保护气的是_____; ④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
(2)下面提供了铁、氟、锌、硒(Se)、碘五种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五种元素中有_____种是非金属元素;
②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
③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_____个电子,形成硒离子_____(填离子符号);
④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氟相似,由此可以推知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⑤从B图中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是_____。(写一条)
(1)现有四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 氢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①可冶炼金属的化合物是_____; ②可燃性的气体单质是_____;
③可作保护气的是_____; ④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
(2)下面提供了铁、氟、锌、硒(Se)、碘五种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五种元素中有_____种是非金属元素;
②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
③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_____个电子,形成硒离子_____(填离子符号);
④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氟相似,由此可以推知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⑤从B图中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是_____。(写一条)
17.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
A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 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_____;
(4)某可燃物3.2克,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通过计算确定:可燃物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该可燃物的组成元素为_____,分子中相应的原子个数比_____.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 金刚石切割玻璃 | 石墨做电极 | 活性炭净水 |
对应特性 | _____ | _____ | _____ |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
A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 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_____;
(4)某可燃物3.2克,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通过计算确定:可燃物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该可燃物的组成元素为_____,分子中相应的原子个数比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②的名称为_____。在二氧化碳、氢气两种气体中,能用C装置收集的是_____,能用D装置收集的是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填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用G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物质,G中应放_____试液(填物质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F装置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F中。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②的名称为_____。在二氧化碳、氢气两种气体中,能用C装置收集的是_____,能用D装置收集的是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填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用G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物质,G中应放_____试液(填物质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F装置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F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