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5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105.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13.5g(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计算:
(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
(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王老师指导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新装置(见图),并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小资料)
(1)白磷着火点约为40℃,易燃烧,且耗氧彻底;
(2)硫酸铜溶液能与白磷反应,从而化解白磷的毒性。
(实验探究)
(1)在确保装置不漏气时,按图装入药品、连好仪器。
(2)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燃烧结束,等到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把注射器针头穿透橡皮塞,此时注射器里的硫酸铜溶液会_____;如实验比较成功,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最终注射器里的液面约停留在_____mL刻度处。
(反思与评价)
(1)实验结束、振荡锥形瓶,硫酸铜溶液能与剩余的白磷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11Px+60CuSO4+96H2O=20Cu3P↓+24H3P04+60H2SO4,则白磷化学式中的x=_____。
(2)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这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3)此改进装置与课本上“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装置相比,有不少的优点,请你写出一条:_____。

(小资料)
(1)白磷着火点约为40℃,易燃烧,且耗氧彻底;
(2)硫酸铜溶液能与白磷反应,从而化解白磷的毒性。
(实验探究)
(1)在确保装置不漏气时,按图装入药品、连好仪器。
(2)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燃烧结束,等到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把注射器针头穿透橡皮塞,此时注射器里的硫酸铜溶液会_____;如实验比较成功,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最终注射器里的液面约停留在_____mL刻度处。
(反思与评价)
(1)实验结束、振荡锥形瓶,硫酸铜溶液能与剩余的白磷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11Px+60CuSO4+96H2O=20Cu3P↓+24H3P04+60H2SO4,则白磷化学式中的x=_____。
(2)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这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3)此改进装置与课本上“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装置相比,有不少的优点,请你写出一条: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3.
某地原本有一条清澈的小河,规划为工业区后,相继建起了水泥厂、小型造纸厂、化工厂、化肥厂如今,这条小河经常泛着黄色泡沫,臭气令人作呕,它被污染了。其中污染物主要有泥沙、碎塑料、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含量较高)等。现欲对污水进行处理,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电解水实验得出水的组成为_____。
(2)欲除去污水中的固体不溶物质,可采用的操作有:沉淀、_____等。
(3)要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可使用的物质有_____。
(4)小东提出疑问: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健康不利,净化后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以用_____来检验。
(1)电解水实验得出水的组成为_____。
(2)欲除去污水中的固体不溶物质,可采用的操作有:沉淀、_____等。
(3)要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可使用的物质有_____。
(4)小东提出疑问: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健康不利,净化后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以用_____来检验。
4.单选题- (共7题)
4.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固体碘,容器内充满紫红色气体 |
B.银白色的铁块磨成粉后变成黑色 |
C.在加压、降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白色的固体 |
D.敞口久置于空气中的石灰水,其表面“长出”一层白膜 |
5.
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7.
下列实验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蜡烛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
8.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的归纳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9.
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
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
C.O—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
D.O—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 |
5.选择题- (共3题)
6.填空题- (共4题)
14.
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

(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_____个原子,B代表的是_____(填化学式).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
(3)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属于置换反应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

(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_____个原子,B代表的是_____(填化学式).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
(3)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属于置换反应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
16.
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性质。
(1)钴可被磁铁吸引,它的磁性属于它的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3的两种氧化物,请写出+2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
(3)已知CoC12固体是蓝色的,CoC1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CoC1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将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2HCl═CoCl2+H2↑.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钴可被磁铁吸引,它的磁性属于它的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3的两种氧化物,请写出+2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
(3)已知CoC12固体是蓝色的,CoC1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CoC1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将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2HCl═CoCl2+H2↑.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7.
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1)生活中的燃烧
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实心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打孔的目的是_____。

(2)金属在生活中用途广泛
用铁锅烹饪食物时,会有少量铁屑在胃部盐酸的作用下转化为可被吸收的Fe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是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生活中的燃烧
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实心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打孔的目的是_____。

(2)金属在生活中用途广泛
用铁锅烹饪食物时,会有少量铁屑在胃部盐酸的作用下转化为可被吸收的Fe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是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7.实验题- (共2题)
18.
通过近一学期的化学学习,知道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相关性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_____。
(2)小丽欲用下图装置收集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小丽用排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收集了半瓶氧气,然后将红热的木炭伸入该集气瓶中继续做气体性质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_____。
(2)小丽欲用下图装置收集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小丽用排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收集了半瓶氧气,然后将红热的木炭伸入该集气瓶中继续做气体性质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