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73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2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5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105.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13.5g(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计算:
(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王老师指导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新装置(见图),并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小资料)
(1)白磷着火点约为40℃,易燃烧,且耗氧彻底;
(2)硫酸铜溶液能与白磷反应,从而化解白磷的毒性。
(实验探究)
(1)在确保装置不漏气时,按图装入药品、连好仪器。
(2)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燃烧结束,等到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把注射器针头穿透橡皮塞,此时注射器里的硫酸铜溶液会_____;如实验比较成功,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最终注射器里的液面约停留在_____mL刻度处。
(反思与评价)
(1)实验结束、振荡锥形瓶,硫酸铜溶液能与剩余的白磷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11Px+60CuSO4+96H2O=20Cu3P↓+24H3P04+60H2SO4,则白磷化学式中的x=_____。
(2)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这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3)此改进装置与课本上“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装置相比,有不少的优点,请你写出一条: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某地原本有一条清澈的小河,规划为工业区后,相继建起了水泥厂、小型造纸厂、化工厂、化肥厂如今,这条小河经常泛着黄色泡沫,臭气令人作呕,它被污染了。其中污染物主要有泥沙、碎塑料、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含量较高)等。现欲对污水进行处理,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电解水实验得出水的组成为_____。
(2)欲除去污水中的固体不溶物质,可采用的操作有:沉淀、_____等。
(3)要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可使用的物质有_____。
(4)小东提出疑问: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健康不利,净化后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以用_____来检验。

4.单选题(共7题)

4.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固体碘,容器内充满紫红色气体
B.银白色的铁块磨成粉后变成黑色
C.在加压、降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白色的固体
D.敞口久置于空气中的石灰水,其表面“长出”一层白膜
5.
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6.
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3C.+5D.+7
7.
下列实验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蜡烛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8.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的归纳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9.
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C.O—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D.O—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
10.
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随意大量燃放鞭炮B.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C.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D.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5.选择题(共3题)

11.cos240°+cos2α=1,则锐角α={#blank#}1{#/blank#}度.
12.cos240°+cos2α=1,则锐角α={#blank#}1{#/blank#}度.
13.

质检部门为了检测某品牌汽车的质量,从同一批次共10万件产品中随机抽取2000件进行检测,共检测出次品3件,则估计在这一批次的10万产品中次品数约为(  )

6.填空题(共4题)

14.
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_____个原子,B代表的是_____(填化学式).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
(3)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属于置换反应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
15.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2个钠离子_____;
(2)+2价的锌元素_____;
16.
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性质。
(1)钴可被磁铁吸引,它的磁性属于它的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3的两种氧化物,请写出+2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
(3)已知CoC12固体是蓝色的,CoC1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CoC1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将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2HCl═CoCl2+H2↑.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7.
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1)生活中的燃烧
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实心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打孔的目的是_____。

(2)金属在生活中用途广泛
用铁锅烹饪食物时,会有少量铁屑在胃部盐酸的作用下转化为可被吸收的Fe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是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7.实验题(共2题)

18.
通过近一学期的化学学习,知道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相关性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_____。
(2)小丽欲用下图装置收集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小丽用排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收集了半瓶氧气,然后将红热的木炭伸入该集气瓶中继续做气体性质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9.
用一氧化碳冶炼氧化铁中的铁的步骤主要有: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硬质玻璃管中装入少量红棕色的氧化铁
③加热氧化铁
④通入一氧化碳,同时点燃尾气
⑤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一氧化碳
⑥停止加热
⑦熄灭燃烧尾气的酒精灯
(1)上述实验的正确顺序是_____。
(2)硬质玻璃管A中看到红棕色固体已经完全变黑时,所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为了检验生成的物质是否含有铁,还要进行简单实验,其操作和现象是_____,说明有铁生成了。
(3)根据实验需要,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写出此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