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渠县崇德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72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2

1.推断题(共1题)

1.
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吉样物“进宝”为手持的四叶草的“国宝”大熊猫,代表幸运幸福。化学物质世界也迎来了一只手持四叶草的“进宝”物质X,如图所示。四叶草的叶子由A、B、C、D四种物质构成,且相邻两叶片之间会发生反应;其中C、D是黑色固体,B、C为单质,A、D为氧化物。

(1)物质C为_____;物质B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或_____;
(3)手持四叶草的“进宝”物质X需满足:A、B、C、D分别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物质X是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活动一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右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下图), 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①溶液变红
②产生气泡
①有OH-
②有CO32-、无Ca2+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①有CO32-、无Ca2+
②有OH-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同学对方案一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3.计算题(共1题)

3.
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在 20℃时,称取 5g 样品,加入27g 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 10%的稀盐酸 36.5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试计算:
(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试通过简单计算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是否为 20℃时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4.流程题(共1题)

4.
Na2SO4是制造纸张、药品、染料稀释剂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样品有含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提纯Na2SO4的流程如图所示:

(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提纯过程中添加的NaOH溶液和NaCO3溶液过量,可加入适量的_____除去。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

5.单选题(共20题)

5.
2019 年 4 月下旬将在中国北京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
6.
如图所示实验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甲: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水
B.乙: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丙: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
D.丁: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
7.
葡萄糖(化学式 C6H12O6)是一种能直接吸收利用、补充热能的碳水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释放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的恒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葡萄糖含 6 个氢分子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 g
D.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8.
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9.
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或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H4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B.CO2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C.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D.CO 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10.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
C.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D.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11.
下列各组反应,现象和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氧化反应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大量白烟﹣化合反应
C.CO 还原 CuO﹣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置换反应
D.盐酸和纯碱溶液﹣有气泡产生﹣中和反应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操作
 A
 CuO(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NaCl溶液(CuCl2)
 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
 C
 N2(O2)
 将燃着的蜡烛伸入其中
 D
 KCl(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 C. CC.D
13.
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记录的现象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 Ca(OH)2 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B.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C.在 NaOH 溶液中通入 CO2,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D.在 NaOH 溶液中加入 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4.
属于活性炭物理性质的是(  )
A.稳定性B.吸附性C.还原性D.可燃性
15.
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Zn、MgCl2溶液、Ag
B.MgSO4溶液、Ag、ZnSO4溶液
C.ZnCl2溶液、Ag、MgCl2溶液
D.AgNO3溶液、Zn、MgCl2溶液
16.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D.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证明鸡蛋壳的组成
17.
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澄清的泉水是纯净水
B.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C.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方法净水后,可直接饮用
D.活性炭可除去所有的杂质得到纯净水
18.
KCl 和 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 S/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甲表示 KNO3溶解度曲线
B.温度 t1应在 20℃~30℃之间
C.40℃时,5gKCl 加入 10g 水中,可得到 33.3%的溶液
D.50℃时,30g KNO3加入 50g 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 30℃,有晶体析出
1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20.
如图是我们常见水果的近视 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西瓜 pH=5.8B.芒果 pH=3.5
C.菠萝 pH=5.0D.葡萄 pH=4.5
21.
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对化肥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NH4HCO3有刺激性氨味
B.CO(NH22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氨气
C.KNO3属于复合肥料
D.要合理施用化肥,防止土壤、水体等的污染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石能源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23.
2018年6月9日“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正式开幕,吸引了众多游客而来,下图是几处著名的景观,下列描述中用到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哈尔滨火车站大理石地面
B.中央大街欧式铁制艺术门柱
C.防洪纪念塔钢筋混凝土底座
D.哈尔滨大剧院铝合金外壳
 
A.A   B.B   C.C   D.D
24.
下列客机上使用的物品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合金门把手B.真皮椅套C.塑料快餐盒D.羊毛毯子

6.填空题(共2题)

25.
2014年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能源”.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化学的视角看:
(1)金属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状态下氯化钠的方法可得到金属钠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
(2)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_____(填字母代号);
A 吸附法  B 蒸馏法  C 过滤法  D 电解法
该过程是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焼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氢能源:以水为原料,在太阳光照射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6.
了解物质的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并用相应的化学式填空.
A 氢气  B 金刚石  C 氢氧化钠  D 硝酸钾  E 氦气  F 熟石灰
(1)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_____.
(2)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
(3)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4)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且能填充气球的是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7.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用F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填序号)。
(3)HCl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故用______(用字母A~E填空)装置来收集。
(4)小明同学用G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