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利用下列流程分离并回收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m和操作n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操作m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在分离并回收剩余固体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__(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③若测得回收到的氯化钾固体质量比理论值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一点)。
(4)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若用如图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__________(填“a”或“b”);
(6)用图2中I所示的矿泉水瓶进行对比实验,可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应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利用下列流程分离并回收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m和操作n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操作m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在分离并回收剩余固体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__(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③若测得回收到的氯化钾固体质量比理论值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一点)。
(4)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若用如图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__________(填“a”或“b”);
(6)用图2中I所示的矿泉水瓶进行对比实验,可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应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X、Y、Z、W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2 | 1 | 16 | 16 |
反应后质量(g) | 11 | m | 8 | 14 |
A.m的值为0 |
B.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
C.Z与W的质量变化比为 4:1 |
D.物质Y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3.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 滤渣是Ag、Cu、Zn B. 滤渣是Ag、Cu、Mg
C. 滤液中含有Zn2+、Mg2+、NO3﹣ D.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
A. 滤渣是Ag、Cu、Zn B. 滤渣是Ag、Cu、Mg
C. 滤液中含有Zn2+、Mg2+、NO3﹣ D.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
4.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除去甲中的少量丙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D.t1℃时,将20g丙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丙溶液的质量为70g |
5.
有关资源及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空气是重要的资源,利用空气作原料制取化肥,还可以炼钢等 |
B.石油既是资源又是能源,石油分馏能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 |
C.地球上水资源是丰富的,因此利用电解水来制取氢气作为理想的能源 |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但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确是铁 |
7.
下列4组实验中的操作均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1 | 操作2 |
A | 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 | 通过灼热炭粉 | 通过灼热铜丝网 |
B | 区分软水和硬水 | 加入肥皂水 | 过滤 |
C | 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固体 | 加水 | 加稀盐酸 |
D | 区分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 | 观察颜色 | 加稀盐酸 |
A.A | B.B | C.C | D.D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