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某品牌补钙药剂主要含酸酸钙,为了测定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该补钙剂制成的粉末20g,逐滴滴入稀盐酸(补钙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数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该补钙剂刚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g。
(2)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1)该补钙剂刚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g。
(2)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无色溶液,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和小明用不同方法鉴定。
实验一:
小红和小明操作均无误。
(提出问题)
该溶液到底是稀硫酸还是氢氧化钠溶液?
(查阅资料)
铝、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可与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NaAlO2)和一种氧化物。NaAlO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NaAlO2与铝、氧化铝均不反应。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该溶液为____溶液。
(交流反思)实验一中,小红所做实验开始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油脂和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气压,利于疏通。
实验二:小明用如右图所示的玻璃弯管模拟家庭下水道,并用动物脂肪和毛发堵在弯管处,他按照使用说明从左端管口加入管道疏通剂,并用胶塞堵住弯管左端上口,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 产生大量气体
B 弯管内温度升高
C 堵塞物变软被气体赶出,落入烧杯中
实验三:为了证明烧杯中废液里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小红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_______,小红把酚酞改用______(填药品)进行实验,得出废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管道疏通剂中氢氧化钠过量,可确保铝粉反应完全,并且过量的氢氧化钠对下水道有清污的作用。
实验一: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小红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插入没有打磨的铝片 |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______ | 小红认为该溶液为稀硫酸 |
小明用pH试纸测定其pH | pH=13 | 小明认为该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
小红和小明操作均无误。
(提出问题)
该溶液到底是稀硫酸还是氢氧化钠溶液?
(查阅资料)
铝、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可与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NaAlO2)和一种氧化物。NaAlO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NaAlO2与铝、氧化铝均不反应。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该溶液为____溶液。
(交流反思)实验一中,小红所做实验开始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油脂和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气压,利于疏通。
实验二:小明用如右图所示的玻璃弯管模拟家庭下水道,并用动物脂肪和毛发堵在弯管处,他按照使用说明从左端管口加入管道疏通剂,并用胶塞堵住弯管左端上口,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 产生大量气体
B 弯管内温度升高
C 堵塞物变软被气体赶出,落入烧杯中
实验三:为了证明烧杯中废液里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澄清废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 | 溶液变红 | 废液中有氢氧化钠剩余 |
小红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_______,小红把酚酞改用______(填药品)进行实验,得出废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管道疏通剂中氢氧化钠过量,可确保铝粉反应完全,并且过量的氢氧化钠对下水道有清污的作用。
3.单选题- (共15题)
3.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B.甲可能是单质 |
C.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10 | D.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
7.
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氨酸化学式中x=7 | B.丙氨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C.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 D.丙氨酸中氧、氮元素的质量比2:1 |
10.
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12.
以下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变黑 |
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5.
某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该固体适量加入水,得到浑浊液体,过滤;实验二:取实验一所得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白色粉末中不含氯化钡 | B.该白色粉末中含有氢氧化钠 |
C.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氯化钠 | D.实验二中氯化钡改成氢氧化钡对实验无影响 |
16.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 | B.工业废水处理未达标就排放 |
C.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科学处理 |
4.填空题- (共3题)
18.
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
(2)如图二,Na、Mg、Al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对于Na、Mg、Al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Na、Mg、Al三种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
(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三所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由图三得到启示。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

(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
(2)如图二,Na、Mg、Al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对于Na、Mg、Al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Na、Mg、Al三种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
(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三所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由图三得到启示。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
19.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a的溶解度_____c的溶解度;(填“>”、“=”、“<”)
(2)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是________;
(3)保持t2℃不变,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4)现将t2℃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

(1)t1℃,a的溶解度_____c的溶解度;(填“>”、“=”、“<”)
(2)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是________;
(3)保持t2℃不变,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4)现将t2℃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
20.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中考期间,某学校食堂为学生早餐定做的食谱:馒头、米饭、红烧排骨、清蒸鱼、牛奶,为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你建议食谱中补充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水煮豆腐 B 红烧牛肉 C 清炒白菜 D 煎鸡蛋
(2)即将毕业的我们,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购买衣服时,区分蚕丝面料和纯棉面料,通常是取样品用________的方法鉴别。
(3)小马家种植了杨梅树,杨梅树的施肥很讲究,已挂果的杨梅树只需施加有机肥和硫酸钾,硫酸钾属于_______(填“氨肥”、“钾肥”或“磷肥”)。
(1)中考期间,某学校食堂为学生早餐定做的食谱:馒头、米饭、红烧排骨、清蒸鱼、牛奶,为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你建议食谱中补充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水煮豆腐 B 红烧牛肉 C 清炒白菜 D 煎鸡蛋
(2)即将毕业的我们,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购买衣服时,区分蚕丝面料和纯棉面料,通常是取样品用________的方法鉴别。
(3)小马家种植了杨梅树,杨梅树的施肥很讲究,已挂果的杨梅树只需施加有机肥和硫酸钾,硫酸钾属于_______(填“氨肥”、“钾肥”或“磷肥”)。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