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71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3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实验室有一包固体药品,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uSO4、Ba(OH)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
Ⅰ.称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由实验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
Ⅱ.取沉淀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

该操作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实验Ⅰ、Ⅱ可知原固体中必含_____。
Ⅲ.无色滤液中含哪些溶质,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了下面的研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_____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_____
_____
原固体中含NaOH
 
(反思交流)
(1)步骤①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除了检验一定含有的物质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_____。
(2)有同学对步骤②的结论产生质疑,原因是_____。
(3)Ⅰ中无色滤液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NaOH 溶液中和 50g 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推断题(共1题)

3.
已知A、B、C、D是初中四种常见的物质,A常用于金属除锈。请回答以下问题:

(1)C物质的用途有_____。
(2)A—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
(4)以上物质转化过程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简答题(共2题)

4.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在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医院在对病人做胃病透视检查时,往往要服用“钡餐”。“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若误服碳酸钡就会引起中毒,需立即服用泻盐(硫酸镁)解毒。解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
2018年起,太原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我校也积极响应号召,在晋阳校区内设立了回收垃圾智能分类点。

请回答:
(1)塑料不易降解,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有_____(填序号)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焚烧产生有毒气体 ④引起火灾隐患 ⑤污染地下水
(2)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有_____(写一点)。

5.流程题(共1题)

6.
工业上用石灰石等物质为原料制备轻质碳酸钙,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石灰窑”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碳化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从碳化塔中分离出轻质碳酸钙的操作是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窑气是纯净物
B 浆池的作用之一是分离生石灰中的杂质
C 得到的轻质碳酸钙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高

6.科普阅读题(共1题)

7.
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它的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

而大海深处的那“一根针”就是总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建成这条距离海面46m的最深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凝聚了众多工程人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探索、实践。为什么要在46m深处建设隧道呢?这是因为大桥临近香港机场,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在东、西人工岛附近的海域上空有严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就没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修建桥塔,只能选择改修一条海底隧道。而这片海域又恰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要保证这样的巨轮自由通行水道就需要修建的足够深。将管沉入46m的海底不怕漏水吗?建设隧道的沉管共有33节,每节标准沉管的内部由超过40万根近1万吨的钢筋和7万吨混凝土组成。但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受到拉力易开裂。沉管隧道使用一种抗渗透型很强的混凝土,它的结构非常致密,有害离子很难渗入。为了避免沉管段之间的缝隙发生漏水,在沉管的节段和节段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厚厚的橡胶垫来弥合缝隙。这样沉管内部与外部就被严格地隔离起来,不怕漏水啦。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_____(填序号)。
A 桥   B 隧道   C 人工岛   D 机场
(2)用于弥合缝隙的橡胶垫属于_____材料。
(3)氯离子是影响海洋工程混凝土的有害离子之一,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_____。
(5)建造港珠澳大桥需大量钢材,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海洋环境使钢铁易生锈,为满足大桥的设计要求,桥体表面涂上了高性能防腐涂料。请再写出一条金属铁防锈的措施_____。

7.单选题(共9题)

8.
门捷列夫是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化学家。他的重要发现到今年整整150周年,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的重要发现是
A.原子学说B.分子论C.相对原子质量D.元素周期律
9.
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4:3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11.
下列物质不属于可燃物的是
A.O2B.COC.H2D.酒精
12.
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可用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D.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降温,则乙溶液先成为饱和溶液。
13.
为得到纯净的物质,某同学设计了下表中的除杂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CuO)
加足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B
H2(HCl)
通过足量饱和NaHCO3溶液
C
CaO(CaCO3
加足量水、过滤、蒸发
D
NaCl(CuCl2
加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
 
A.AB.BC.CD.D
14.
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变大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食盐
15.
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和分析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B.用甲醛溶液作肉类食品的保鲜剂
C.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适量服用含Al(OH)3的药剂治疗胃酸过多
16.
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量筒B.烧杯C.试管D.集气瓶

8.填空题(共2题)

17.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现代,我国在古丝绸之路上修建的兰新高铁全线开通,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强大运输保障。高铁轨道的主要材料是锰钢,它属于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_____(填“大”或“小”)。列车员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作用。
18.
网购比传统购物更便捷。小明通过网站订了外卖套餐:香辣鸡腿堡、鸡肉洋葱圈、盐酥鸡米花、上校鸡块、可乐。

(1)该套餐中富含的营养素有_____(写一种)。
(2)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你建议他在平时的饮食中应该多吃的食物是_____(写一种)。
(3)在烹饪过程中往往使用加碘食盐进行调味,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KIO3),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

9.实验题(共1题)

19.
实验室中有下列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碳酸钠固体。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

(1)写出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用图甲中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还需要购买的药品是_____。收集氧气时,不使用的装置是_____(填“D”、“E”或“F”)。
(3)用已有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原因是_____。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倾倒入图乙的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