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公司生产的新型融雪剂的成分是无水CaCl2和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融雪剂中氯化钙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该样品12g,加水充分溶解,得到溶液50g,然后取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充分振荡,实验数据见表。请你分析数据并进行有关计算。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第_____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次 数 | 1 | 2 | 3 | 4 | 5 |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2.5 | x | 7.5 | 10 | 10 |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第_____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2.选择填充题- (共1题)
2.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 B.属于非金属元素 |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5 | D._____________ |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牙膏是一种日用必需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一品牌牙膏中所含摩擦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牙膏常用氢氧化铝、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作摩擦剂,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2)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在常温下它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如与氢氧化钠可发生如下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溶于水)
[提出问题]该品牌牙膏的酸碱性如何?其中含有什么摩擦剂?
[实验与猜想]
(1)取少量牙膏膏体于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分离上层清液和沉淀,待用;
(2)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
(3)取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物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得到澄清溶液A,则该品牌牙膏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不含有_____。
(4)进行猜想:摩擦剂成分可能是a。只含碳酸钙 b.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结论]该品牌牙膏所含摩擦剂的成分猜想b正确。
[查阅资料]
(1)牙膏常用氢氧化铝、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作摩擦剂,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2)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在常温下它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如与氢氧化钠可发生如下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溶于水)
[提出问题]该品牌牙膏的酸碱性如何?其中含有什么摩擦剂?
[实验与猜想]
(1)取少量牙膏膏体于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分离上层清液和沉淀,待用;
(2)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
(3)取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物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得到澄清溶液A,则该品牌牙膏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不含有_____。
(4)进行猜想:摩擦剂成分可能是a。只含碳酸钙 b.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取澄清溶液A逐滴滴入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 |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 原因是1._____,2.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 _____ | 摩擦剂中还含有_____ |
[实验结论]该品牌牙膏所含摩擦剂的成分猜想b正确。
4.流程题- (共1题)
4.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在提取Mg的过程中,

(1)试剂A最好选用_____(从我国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
(2)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

(1)试剂A最好选用_____(从我国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
(2)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
5.单选题- (共15题)
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W | G | H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6 | 2 | 12 |
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 |
D.待测值为13 |
6.
我国用长征二号改进火箭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火箭所用的液态燃料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C2H8N2+2N2O4═3N2↑+2CO2↑+n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方程中n=3 |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C.该反应要吸收大量的热 | D.N2O4是氧化物 |
8.
叶酸(化学式:Cl9H19N7O6)有积极的防癌抗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
B.叶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9:19:7:6 |
C.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
D.叶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
11.
达州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12.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一氧化碳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铁的硬质玻璃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 |
C.将盛有燃着硫磺的药匙伸入到氧气中:会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
D.向酚酞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13.
有X、Y、Z 3种金属,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X溶解,Y不溶解;将Y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的表面有Z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Y、Z | B.Z、X、Y | C.X、Z、Y | D.Y、Z、X |
16.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B.NaC1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
C.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KC1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17.
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Z、W是有机物 |
B.X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0% |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 |
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 |
6.选择题- (共6题)
23.已知n= {#mathml#}{#/mathml#} x3dx,则(x﹣ {#mathml#}{#/mathml#} )n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blank#}1{#/blank#}.
24.已知n= {#mathml#}{#/mathml#} x3dx,则(x﹣ {#mathml#}{#/mathml#} )n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blank#}1{#/blank#}.
25.已知n= {#mathml#}{#/mathml#} x3dx,则(x﹣ {#mathml#}{#/mathml#} )n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blank#}1{#/blank#}.
7.填空题- (共4题)
27.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氦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请按要求用上述物质的化学式回答:
①常用作灭火剂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②能作有色光源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③会引起酸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④能作为清洁能源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⑤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①常用作灭火剂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②能作有色光源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③会引起酸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④能作为清洁能源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⑤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8.
(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和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

请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

请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9.
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__物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g。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质量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_____B(填“<”“>”或“=”)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__物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g。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质量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_____B(填“<”“>”或“=”)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选择填充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