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6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3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工厂废水中含碳酸钠(易溶于水),造成水体污染。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废水处理和利用的方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过滤后的水样2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不考虑水样中杂质的影响):

(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_____g;
(2)求废水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简答题(共1题)

2.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回答问题: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_____;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_____;
(3)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有_____;
(4)如果让水中的白磷燃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单选题(共11题)

3.
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4
16
6
2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8
1
x
12
 
A.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甲为反应物,乙为生成物,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3
D.已知甲和丁的化学式量之比为2:5,则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4.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通电发光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湿衣服晾干D.食盐水的蒸发
5.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湿衣服晾干D.食盐水的蒸发
6.
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  )
A.2B.4C.3D.6
7.
尿素[CO(NH2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下列有关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的化学式量为60g
B.尿素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1个尿素中含1个CO分子和2个NH2分子
8.
如果“”、“”、“”分别表示氧元素和另外两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B.
C.D.
9.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地运动
C
氧气可供人呼吸,二氧化碳不能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A.AB.BC.CD.D
10.
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  )
A.SO2B.CO2C.N2D.O2
11.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 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
C.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 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12.
楼房失火时可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4.填空题(共2题)

14.
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用语:
(1)镁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
(2)氦气_____;
(3)硫酸铜_____;
(4)标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5.
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和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家庭用煤一般制成蜂窝煤的原因是_____。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其中_____是最理想的能源。

5.实验题(共1题)

16.
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所使用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_____。
(2)用胶皮管连接装置E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导管口_____,然后稍稍用力将玻璃导管旋入胶皮管中。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Na2CO3+H2O+CO2↑ ②NH4HCO3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
(5)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
(6)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____;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