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一)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68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3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测量氢化钙(CaH2)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小刚进行了如图实验(假设杂质与水不发生反应,CaH2+2H2O=Ca(OH)2+2H2↑),请回答下列问题:

10g氢化钙样品 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09.6g
(1)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______g。
(2)计算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有关金属或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 自然界的金属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B 合金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
C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D 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黄金的熔点很高
(2)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

图1 图2
①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写出D试管中出现的现象:______。
③上述实验不能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如图2是CO与CuO反应实验的改进装置,当实验中出现______时,即说明反应开始发生了。该改进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
(5)黄铜是铜和锌形成的合金,将某黄铜20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0.4g氢气,试计算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CuSO4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NaOH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滴加CuSO4溶液的量
实验现象

第1~6滴
 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7~9滴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Cu(OH)2,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Ⅰ.Cu(OH)2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CuO。
Ⅱ.酮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Cu(OH)2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______。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Cu(OH)2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Cu(OH)2可在足量NaOH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Cu(OH)2粉末(其他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
______ 
猜想一
错误

______ 
______ 
猜想二
正确
 
[结论与反思]
(1)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Cu(OH)2在NaOH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2)根据实验可知,饱和CuSO4溶液与饱和NaOH溶液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流程题(共1题)

4.
碳酸亚铁(FeCO3)是生产补血剂的原料。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利用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FeO和泥沙等)制取碳酸亚铁的实验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滤液Ⅰ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Fe2+、______(填离子符号)。
(3)滤液Ⅰ中加入铁粉后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Fe+Fe2(SO43=3FeSO4;②______。
(4)“调节滤液Ⅱ的pH”的操作:用______测定加入氨水后溶液的pH。
(5)加入碳酸铵得到碳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单选题(共9题)

5.
如图是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反应前  反应后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图中气体单质的化学式为
C.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减少D.水煤气泄漏会污染空气
6.
如图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氟是非金属元素B.氟离子的符号是
C.氟元素位于第二周期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闻气体气味
C.排水法收集氧气D.称量氯化钠固体
8.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显酸性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是最常见的溶液D.自来水厂的净水方法有沉淀、吸附和煮沸
9.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 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 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 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10.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时,向4g高氯酸钾中加入96g水可配制的溶液
C.某高氯酸钾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将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时,一定有固体析出
11.
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硫酸钾B.氯化钾C.硝酸钾D.碳酸氢铵
12.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aCl、NH4N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
加水溶解
B
除去NH3中的H2O
通过浓硫酸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将红磷换成木炭
D
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
 
A.AB.BC.CD.D
13.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中正确的是( )
A.铁、锌、碘元素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煤、石油和甲烷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熟石灰、烧碱和浓硫酸都可做干燥剂D.塑料、合金和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6.填空题(共1题)

14.
材料在交通工具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应用
共享单车
大飞机C919

共享汽车
用到的材料
轮胎:橡胶
机翼:铝锂合金
车身:钢
 
(1)上述交通工具用到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大飞机C919大量使用合金材料,原因是______。汽车车身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枯竭等问题,共享汽车在广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其好处是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15.
请结合如图所示装置或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C装置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若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反应制取CO2,则只能选择______(填序号)作发生装置,如果选择用D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NH3,可选择______(填序号)作发生装置,如果用E装置收集氨气,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