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67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3

1.简答题(共2题)

1.
纯碱工业始于18世纪,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有:①NH3+X+H2O= NH4HCO3 ②NH4HCO3+NaCl= NaHCO3↓+NH4Cl;  ③2NaHCO3= Na2CO3+H2O+CO2↑。
(1)反应①中的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②所得的NH4Cl属于化肥中的________肥。
(3)NH4Cl中N的化合价为_______。
(4)所制得的“碱”的化学名称为______ 。
2.
自然界中无时不在进行着氧气、二氧化碳、水的循环,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1)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产生_____,导致全球变暖。
(2)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相对稳定,最重要的反应是______
ACO2+H2O=H2CO3   BCO2+NaOH=Na2CO3+H2O
CCO2+ C 2CO D6CO2 +6H2O 6C6H12O6+6O2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通过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则空气中氧分子与氮分子总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2.流程题(共1题)

3.
工业上以粗盐(含少量MgCl2、CaCl2杂质)为原料,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NaOH,其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反应方程式为MgCl2 + 2NaOH = Mg(OH)2↓ +2NaCl,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写出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3)步骤③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 。
(4)写出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计算题(共1题)

4.
石灰石是生产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貭量分数,采取方法如下:取12g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将120g稀盐酸平均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30
30
30
3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
6
3
2
 
分析数据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12g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______?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
(3)12g样品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少_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 论
①有黑色不溶物,溶液呈无色
含______
②有黑色不溶物,溶液呈蓝色
含_________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含_______
 
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是C、CuO的混合物。
(2)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溶液呈_______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①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 ______(写化学式).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单选题(共12题)

6.
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微观观示意图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和D。

从图中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C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B.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相同
C.A与D分子构成相同D.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7.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pH=3的稀盐酸
D.足量的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反应
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作助燃剂B.用干冰作致冷剂
C.碳酸钙作补钙剂D.一氧化碳作还原剂
9.
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静置沉淀B.过滤C.活性炭吸附D.消毒
10.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丁表示的是阴离子
C.甲、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乙元素在化合物通常中显+1 价
11.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氢离子(H+ )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成水分子
1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B.清澈的泉水C.璀璨的金刚石D.坚硬的大理石
1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B.AlC.OD.Fe
14.
目前我区正在努力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公共场所禁止吸烟B.城市道路定时洒水降尘
C.垃圾露天焚烧处理D.建筑工地加强扬尘控制
15.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B和C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D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特及反应条件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的化学式为CuO
B.C物质的类别是酸
C.EA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D.DE的转化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6.
下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点表示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t1℃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
C. 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D. 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
17.
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俗称
化学式
分类
用途
A
水银
Ag
单质
水银温度计
B
生石灰
CaO
氧化物
食品干燥剂
C
小苏打
NaHCO₃

焙制糕点
D
酒精
CH4
有机物
消毒、作燃料
 
A.AB.BC.CD.D

6.填空题(共1题)

18.
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是家庭厨房中的一些物品:
①铁锅  ②塑料盆   ③大米  ④ 鸡蛋   ⑤植物油   ⑥碘盐
(1)主要由合金制成的是_______,主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序号)
(2)鸡蛋主要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__,食用含碘食盐,其目的是预防_______。

7.实验题(共3题)

19.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

(1)写出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收集一瓶氧气用于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用 _____(填序号)装置。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瓶中应装_______.
20.
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检验O2已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除去CO中少量的CO2——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鉴别H2、CO、CH4三种气体——分别点燃后,观察火焰颜色
D.鉴别NaOH与Na2CO3——溶于水,加入酚酞试液
21.
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取粗盐B.溶解
C.过滤D.蒸发结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