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烟花爆竹中含有一种成分硫。硫燃烧时会产生一种刺鼻的气体。
(1)请写出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2)硫燃烧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请写出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2)硫燃烧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据报道,今年1~4月某市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________。
A燃煤火力发电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太阳能路灯
(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据报道,今年1~4月某市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________。
A燃煤火力发电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太阳能路灯
3.
化学实验安全非常重要。试写出下列不规范的操作可能会酿成的不良后果:
(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准有人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
(2)直接将块状大理石竖直从试管口装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准有人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
(2)直接将块状大理石竖直从试管口装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4.
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⑴写出物质名称或符号均可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⑵写出E在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⑴写出物质名称或符号均可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⑵写出E在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5.
“5•13”河北沧州市氯气泄漏事故发生后,小红从网上查到:“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能溶于水。”这描述的是氯气的( )
A.物理变化 | B.物理性质 | C.化学变化 | D.化学性质 |
6.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变 |
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
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
9.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④①⑤②⑥ | B.③④①⑤⑥② | C.④①③⑤②⑥ | D.④①③⑤⑥② |
1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13.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 B.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
C.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 D.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
15.
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以下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生成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使用,对人类“百利而无一害” |
D.开发利用氢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缓空气的污染 |
4.填空题- (共1题)
5.实验题- (共2题)
19.
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后,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根据已有知识再设计几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装置中的三套。

实验甲:先将红磷点燃后伸入集气瓶,待装置冷却再打开止水夹;
实验乙:先在试管中放入一团白磷,用橡皮塞塞紧后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装置冷却后将试管如图乙倒立于水槽中,并在水下取下橡皮塞;
实验丙:在一个带有活塞和刻度的容器内放入一团白磷(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度),置于盛有80度热水的烧杯上方。
(1)从环保的角度分析,甲和乙哪一个装置更好?__________。
(2)小丽同学按照丙装置进行实验,她观察到白磷_________,活塞先往________(填“左”或“右”)移,最后活塞停留在_________刻度处。请写出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甲:先将红磷点燃后伸入集气瓶,待装置冷却再打开止水夹;
实验乙:先在试管中放入一团白磷,用橡皮塞塞紧后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装置冷却后将试管如图乙倒立于水槽中,并在水下取下橡皮塞;
实验丙:在一个带有活塞和刻度的容器内放入一团白磷(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度),置于盛有80度热水的烧杯上方。
(1)从环保的角度分析,甲和乙哪一个装置更好?__________。
(2)小丽同学按照丙装置进行实验,她观察到白磷_________,活塞先往________(填“左”或“右”)移,最后活塞停留在_________刻度处。请写出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20.
现提供下列仪器装置:

(1)指出装置图中指定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如果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氧气,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关闭装置B中的弹簧夹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时发现:当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后,长颈漏斗中的水就下不去了(如图F)。这种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填“良好”或“不好”)。
(4)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判断氧气已经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选择装置B作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还有大量的氧气没有能够收集,造成浪费。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导出锥形瓶中的氧气。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指出装置图中指定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如果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氧气,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关闭装置B中的弹簧夹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时发现:当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后,长颈漏斗中的水就下不去了(如图F)。这种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填“良好”或“不好”)。
(4)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判断氧气已经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选择装置B作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还有大量的氧气没有能够收集,造成浪费。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导出锥形瓶中的氧气。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