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6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简答题(共2题)

1.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KCl、K2SO4、K2CO3、Cu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1)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及现象,请回答: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
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原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
实验②: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看不到明显现象
原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
实验③: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原粉末中一定有_____或_____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④:将实验③所得混合物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稀硝酸
_____
原粉末中一定有K2SO4、K2CO3两种物质
 
(2)据上述实验现象,可推知原粉末中可能有_____,为了进一步验证原粉末中可能含有的成分是否存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操作
现象
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3)写出实验③中可能发生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
2.
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P点的含义_____.
(3)t3℃时,在150g水中加入100g甲,所得溶液_____(选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后,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取2克含有杂质氯化钠的硫酸钠固体溶于98克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到沉淀不再生成为止,共滴加氯化钡溶液50克,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得到147.67克的滤液。计算:
(1)求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推断题(共1题)

4.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_,D______
(2)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单选题(共18题)

5.
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X属于有机化合物
6.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B.甲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7.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OH NaCl KNO3MgCl2
B.NaOH Na2CO3NaCl H2SO4
C.NaCl Na2SO4 AgNO3 HNO3
D.FeSO4 NaNO3KCl HCl
8.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指的是(  )
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
9.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
10.
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化学式为 N5的分子,开辟了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未来发射火箭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关于 N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5是一种化合物B.N5分子是由氮元素组成的
C.N5中氮元素显 0 价D.N5这种物质是由 5 个氮原子构成的
11.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C60B.HeC.COD.O
12.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酒和醋的酿造C.蔗糖的溶解D.动植物的呼吸
13.
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D.
14.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除杂的方法
B.物质与俗名
铜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充分吸引
FeCl2溶液中混有CuCl2﹣﹣﹣加过量的铁粉
CaCO3中混有NaCl﹣﹣﹣加足量水溶解后过滤
氧化钙﹣﹣﹣生石灰
氢氧化钠﹣﹣﹣纯碱
氢氧化钙﹣﹣﹣消石灰
C.性质与用途
D.食品与安全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防菜刀生锈﹣﹣﹣干燥后悬挂
延长食物保质期﹣﹣﹣放入冰箱中
亚硝酸钠﹣﹣﹣不能当食盐用
霉变食物﹣﹣﹣高温消毒后可食用
甲醛溶液﹣﹣﹣可作食品保鲜剂
 
A.A   B.B   C.C   D.D
15.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铁、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亚铁,一定不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16.
向 a、b 两支试管中加入大小相同的铁钉,再向 a中倒入水,分别塞上橡皮塞,U 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再滴入几滴植物油(开始时两端液面等高),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两支试管中铁钉均被锈蚀
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C.U 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高右低
D.隔绝水或隔绝氧气都可以防止铁钉生锈
17.
要改正下列错误的操作,不需要再补充仪器的是(   )
A.    B. C.    D.
18.
下列选项中,除杂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KCl
MnO2
溶解、过滤、蒸发
B
NaCl
Na2CO3
加入适量稀硫酸、蒸发
C
Cu
CuO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D
CaO
CaCO3
高温煅烧
 
A.AB.BC.CD.D
19.
下列物质不是表示同一物质的一组是
A.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B.纯碱、苏打、碳酸钠
C.熟石灰、消石灰、氧化钙D.小苏打、碳酸氢钠
20.
土壤的酸碱性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由于受酸雨影响,所以土壤呈酸性,从土壤的酸碱性角度考虑,不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农作物
茶树
油菜
西瓜
甘草
适宜 pH 范围
4.5~5.5
5.8~6.7
6.0~7.0
7.2~8.5
 
A.茶树B.油菜C.西瓜D.甘草
21.
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A.Cu、CuO、Cu(OH)2
B.C、CO、H2CO3
C.CaO、Ca(OH)2、CaCO3
D.H2O2、H2、H2O
22.
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 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
D. 遇到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5.填空题(共4题)

23.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
(2)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用盐酸除铁锈_____。
24.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1)小明要净化收集的雨水,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①所示),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以采取_____的方法。
(2)图②中A连接电源的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5.
回答下列问题:
(1)有的胃病患者胃酸过多,常服用一些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铷(Rb)是一种银白色蜡状金属,质软而轻,其化学性质比钾活泼。下图表示铷元素的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周期,硫酸铷的化学式为_____。

(3)为维护食品安全,卫生部禁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如过氧化钙(CaO2)等。它和水反应能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无色能供给人呼吸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6.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2个氢原子_____;3个铵根离子_____;锌元素显+2价_____;4个亚铁离子_____。

6.实验题(共2题)

27.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我能根

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我不选B而选用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
(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_____。我认为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从气体性质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
(4)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____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有(填写一条)_____。
28.
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