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7题)
1.
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如图1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石墨能导电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是_____.

(2)如图2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____能力,所以,炭雕即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
(3)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请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3CO2+4Na
C(金刚石)+2X,X的化学式为____.
(1)下列如图1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石墨能导电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是_____.

(2)如图2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____能力,所以,炭雕即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
(3)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请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3CO2+4Na

2.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
(2)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 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
(2)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 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3.
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根点燃的火柴(如图所示),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___(填编号),原因是___。

(2)钾(K)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能迅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KOH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反应。
(4)通过对(2)(3)的认识,你对灭火的新认识为_____。
(1)两根点燃的火柴(如图所示),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___(填编号),原因是___。

(2)钾(K)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能迅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KOH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反应。
(4)通过对(2)(3)的认识,你对灭火的新认识为_____。
4.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写字母序号)。
A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 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1)丁的化学式为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写字母序号)。
A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 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5.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乱扔烟头,不慎引燃易燃物而发生火灾,则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是_____。
(2)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燃料乙醇可制得乙醇汽油,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请你答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答出一条即可)_____。
(3)用沙子熄灭篝火,应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
(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乱扔烟头,不慎引燃易燃物而发生火灾,则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是_____。
(2)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燃料乙醇可制得乙醇汽油,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请你答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答出一条即可)_____。
(3)用沙子熄灭篝火,应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
6.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请写出生产生活中,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写三条)。
(1)_____;
(2)_____;
(3)_____。
(1)_____;
(2)_____;
(3)_____。
7.
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薄铜片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 ;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薄铜片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 ;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8.
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 ;乙CO、 H2O;丙NH3、CO2、H2O;丁CO2、CO 、H2O。
你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1)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_______,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 ;乙CO、 H2O;丙NH3、CO2、H2O;丁CO2、CO 、H2O。
你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1)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_______,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6题)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g硫和5g氧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 |
B.2.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物质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C.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
D.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
14.
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2:1 | B.3:4 | C.12:11 | D.1:1 |
15.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2Mg+O2
2MgO”来表示.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速率③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④反应的微观过程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16.
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 |
B.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 |
C.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等 |
D.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
17.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热 |
B.点燃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
C.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
D.用托盘天平衡量药品时,先调平,后衡量 |
18.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 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C. 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D. 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A. 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 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C. 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D. 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19.
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手指上的物质通过某种反应可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 )


A.CO | B.CuO | C.CH4 | D.H2CO3 |
21.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 |
B.燃着的酒精灯被碰倒,引发酒精在桌面燃烧,可用湿布盖灭 |
C.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
D.将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原因是这样能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24.
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 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 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A. 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 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 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4.实验题- (共2题)
25.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装置图A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既能制取氧气,也能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代号),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 (填字母代号);
(4)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同时生成MnCl2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如果用F装置收集氯气(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气体应从_____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1)请写出装置图A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既能制取氧气,也能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代号),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 (填字母代号);
(4)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同时生成MnCl2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如果用F装置收集氯气(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气体应从_____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7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