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规范标出甲物质中间原子的化合价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4)反应后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5)构成甲物质的最小粒子为__________。

(1)规范标出甲物质中间原子的化合价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4)反应后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5)构成甲物质的最小粒子为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对黄色的FeCl3溶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1)FeCl3能与Cu、Fe、Mg等金属反应生成FeCl2,如:2FeCl3+Cu=2FeCl2+CuCl2;
(2)FeCl3溶液能使无色的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提出问题)
(1)FeCl3溶液与镁条反应有哪些现象?
(2)FeCl3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实验探究)取适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思考与交流)
(1)实验前,镁条表面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Cl3溶液的pH___7(填“>”、“<”或“=”)
(3)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
(5)经分析,小强同学认为是Fe3+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但小明同学认为若要得出此结论还需补做如下实验:在苯酚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紫色。小明的理由是__
(1)FeCl3能与Cu、Fe、Mg等金属反应生成FeCl2,如:2FeCl3+Cu=2FeCl2+CuCl2;
(2)FeCl3溶液能使无色的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提出问题)
(1)FeCl3溶液与镁条反应有哪些现象?
(2)FeCl3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实验探究)取适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思考与交流)
(1)实验前,镁条表面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Cl3溶液的pH___7(填“>”、“<”或“=”)
(3)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
(5)经分析,小强同学认为是Fe3+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但小明同学认为若要得出此结论还需补做如下实验:在苯酚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紫色。小明的理由是__
3.计算题- (共1题)
3.
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

(1)m的值为________;
(2)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

(1)m的值为________;
(2)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
4.推断题- (共1题)
4.
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1)变成无色溶液的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测量pH值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固体X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5)溶液A中先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1)变成无色溶液的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测量pH值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固体X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5)溶液A中先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12题)
11.
有X、Y、Z三种金属,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Z、X、Y,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A.Y+Z(NO3)2=Y(NO3)2+Z | B.X+H2SO4=XSO4+H2↑ |
C.X+Y(NO3)2=X(NO3)2+Y | D.Z+2HCl=ZCl2+H2↑ |
12.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溶液质量可能仍为60g |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大 |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B.碱与盐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一定要有沉淀 |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
D.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为质子和电子,而离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为质子 |
6.填空题- (共1题)
17.
下图是某类型灭火器:

⑴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失火一般使用__灭火器,其灭火原理是__;
⑵身在草原,见前方枯草着火,火势随风往自己这边很快烧来,如何逃生?__;
⑶右图灭火器喷筒塑料一般具有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⑷气体能充入钢瓶,从分子观点上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失火一般使用__灭火器,其灭火原理是__;
⑵身在草原,见前方枯草着火,火势随风往自己这边很快烧来,如何逃生?__;
⑶右图灭火器喷筒塑料一般具有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⑷气体能充入钢瓶,从分子观点上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18.
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
(2)以A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实验结束后,若先熄灭酒精灯,未及时将导气管从水中槽中取出,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应急措施为________。
(3)某同学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E装置,未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__,如果用上述原料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填序号)

(1)仪器a的名称是__。
(2)以A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实验结束后,若先熄灭酒精灯,未及时将导气管从水中槽中取出,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应急措施为________。
(3)某同学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E装置,未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__,如果用上述原料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