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镁,为测定氯化钠的质量,称量5.00g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8g沉淀。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
反应化学方程式:2NaOH+MgCl2=2NaCl+Mg(OH)2↓。
反应化学方程式:2NaOH+MgCl2=2NaCl+Mg(OH)2↓。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实验探究)在图1所示,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选填“X”、“Y”、“Z”)。
(2)根据图2在实验中200s 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
(3)Y曲线 60s 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注意: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4分,总分不超过60分)
(反思拓展)
(1)小组同学曾认为空气成分中“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包括水蒸气等,由实验可判断该认识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能保持载人飞行的飞船座舱内空气成分的稳定,科学家设想的方案是:不断把座舱内空气通过盛有过氧化钠的容器,并把处理后的气体重新充入座舱。其中过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选填“X”、“Y”、“Z”)。
(2)根据图2在实验中200s 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
(3)Y曲线 60s 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注意: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4分,总分不超过60分)
(反思拓展)
(1)小组同学曾认为空气成分中“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包括水蒸气等,由实验可判断该认识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能保持载人飞行的飞船座舱内空气成分的稳定,科学家设想的方案是:不断把座舱内空气通过盛有过氧化钠的容器,并把处理后的气体重新充入座舱。其中过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题- (共1题)
3.
老胡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A 不得呈现异色 B 不得有异味 C 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_____ 操作达到。
(2)生活中采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4)我们应该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序号)。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5)消毒剂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被应用于自来水消毒。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A 不得呈现异色 B 不得有异味 C 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_____ 操作达到。
(2)生活中采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4)我们应该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序号)。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5)消毒剂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被应用于自来水消毒。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4.
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连接两物质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反应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丙—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若戊由三种元素组成,则反应戊→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戊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戊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

(1)若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反应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丙—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若戊由三种元素组成,则反应戊→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戊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戊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
5.单选题- (共10题)
12.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反应Ⅰ为分解反应,反应Ⅱ为化合反应
②只有反应Ⅰ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
③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④水在解决能源危机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①反应Ⅰ为分解反应,反应Ⅱ为化合反应
②只有反应Ⅰ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
③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④水在解决能源危机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A.1 | B.2 | C.3 | D.4 |
14.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O2和CO2的含量随时间变化如图,通过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


A.蜡烛发生不了完全燃烧 |
B.曲线①为CO含量变化 |
C.蜡烛组成元素一定是碳、氢、氧三种元素 |
D.蜡烛熄灭时候O2百分含量为0 |
6.填空题- (共3题)
15.
某元素R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当X=2+8+Y时,该微粒属于_____,
(2)当X<10+Y时,该微粒属于_____。
(3)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某粒子是 R﹣且核外电子数为18,则该粒子 X=_____,Y=_____。
(4)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某粒子A,其X=14,则该元素对应的氧化物为_____;

(1)当X=2+8+Y时,该微粒属于_____,
(2)当X<10+Y时,该微粒属于_____。
(3)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某粒子是 R﹣且核外电子数为18,则该粒子 X=_____,Y=_____。
(4)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某粒子A,其X=14,则该元素对应的氧化物为_____;
16.
如图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示意图:

(1)图中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反应;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氯化氢也叫“稀盐酸”,在实验室与石灰石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对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1)图中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反应;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氯化氢也叫“稀盐酸”,在实验室与石灰石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对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17.
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可表示不同的含义。
(1)“Al3+”中“3”表示_____;“5H2O”中“5”表示_____。
(2)
其中“2”表示_____,“3”表示_____“4”表示_____;“5”表示_____
(1)“Al3+”中“3”表示_____;“5H2O”中“5”表示_____。
(2)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