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课外兴趣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1)(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2)(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请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在B位置最好选用_____法来收集氧气(选填“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插在_____(选填“液面上”或“液面下”)。

(3)(实验记录)
(4)(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是否改变。按照你所填写的内容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_____。
(1)(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2)(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请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在B位置最好选用_____法来收集氧气(选填“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插在_____(选填“液面上”或“液面下”)。

(3)(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 1 | 2 |
反应物 | 5%H2O2 | 5%H2O2 |
催化剂 | 1g水泥块 | 1gMnO2 |
时间 | 165秒 | 46秒 |
(4)(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是否改变。按照你所填写的内容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某同学发现张大爷家菜园中的蔬菜生长迟缓,便帮他购买施用了一包化肥,右图为该包化肥的外包装标签上的部分说明,请仔细阅读标签并回答下列问题(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常常用质量分数来表示某物质的成分或纯度):

(1)硝酸铵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因此证明这包氮肥包装标签的说明_____填“有”或“没有”)虚假之处。
(3)经化验证明这包化肥的纯度为96%(其余成分中无氮元素),则这包化肥中共含有_____kg的氮元素。

(1)硝酸铵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因此证明这包氮肥包装标签的说明_____填“有”或“没有”)虚假之处。
(3)经化验证明这包化肥的纯度为96%(其余成分中无氮元素),则这包化肥中共含有_____kg的氮元素。
3.流程题- (共1题)
3.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_____操作达到。
(2)生活中可以采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5)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6)请你说出生活中的一条节水措施_____。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A.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
(2)生活中可以采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5)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6)请你说出生活中的一条节水措施_____。
4.单选题- (共11题)
5.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
D.参加反应的“![]() ![]() |
6.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
C.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少于4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元素 |
D.氯化钠是由分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 |
8.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 B.核内有115个质子 |
C.元素符号是 MC | D.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
10.
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CO2时,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盐酸,后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 |
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 |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
5.选择题- (共1题)
15.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上述操作过程能验证的等式是{#blank#}1{#/blank#}.(请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a2﹣2ab+b2=(a﹣b)2;
②a2﹣b2=(a+b)(a﹣b);
③a2+ab=a(a+b).
6.填空题- (共3题)
17.
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
(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
(3)2个钙离子_____.
(4)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
(6)地壳中元素种类达90余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写出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1)2个氮原子_____.
(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
(3)2个钙离子_____.
(4)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
(6)地壳中元素种类达90余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写出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18.
A~H都是初三化学前三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A、B均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和C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和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且B在反应①和③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____ D、_____ G、_____ F、_____
(2)写出H和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____ D、_____ G、_____ F、_____
(2)写出H和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19.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4)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 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 待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5)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4)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 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 待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5)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