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有的相关数据记录见下表(实验误差忽略不计);
(1)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2)求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所取合金质量/g | 12.5 | 12.5 | 25 |
所用稀硫酸质量/g | 120 | 140 | 100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2 | 0.2 | 0.2 |
(1)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2)求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
0.2%~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CH3COOOH)]溶液是一种杀菌能力强的高效消毒剂。
(1)过氧乙酸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欲配制0.4%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需用20%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_克。
(1)过氧乙酸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欲配制0.4%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需用20%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_克。
2.推断题- (共1题)
3.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与F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F是有毒气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4)列举一项固态E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_____。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4)列举一项固态E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科学探究)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稀硫酸、Ba(NO3)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模拟化工厂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
(活动一)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判断能否发生反应。
(1)四种溶液中能彼此发生反应的有_____组,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能发生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一组物质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
(3)实验完毕,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静置,观察,杯底有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并对白色沉淀和上层无色溶液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活动二)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
(进行猜想)猜想①:白色沉淀是Ba2SO4:猜想②: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CO3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活动三)探究废液杯中无色溶液的成分。
①质疑1:小强认为在反应物中有酸,反应的生成物中也有酸,所以无色溶液中就一定含有酸。但小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认为_____。同学们一致同意小红的观点。
②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所用实验用品有_____,经测定溶液的pH>7,呈碱性。
③(如图)

质疑Ⅱ:小林认为实验1不能证明无色溶液中不含碳酸钠,理由是_____,要证明溶液中不含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案是_____。
得出结论: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反思与交流)工厂排放出的废液常呈酸性或碱性,排放前我们必须进行处理。
(活动一)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判断能否发生反应。
(1)四种溶液中能彼此发生反应的有_____组,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能发生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一组物质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
(3)实验完毕,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静置,观察,杯底有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并对白色沉淀和上层无色溶液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活动二)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
(进行猜想)猜想①:白色沉淀是Ba2SO4:猜想②: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CO3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 _____ | 猜想②正确 |
(活动三)探究废液杯中无色溶液的成分。
①质疑1:小强认为在反应物中有酸,反应的生成物中也有酸,所以无色溶液中就一定含有酸。但小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认为_____。同学们一致同意小红的观点。
②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所用实验用品有_____,经测定溶液的pH>7,呈碱性。
③(如图)

质疑Ⅱ:小林认为实验1不能证明无色溶液中不含碳酸钠,理由是_____,要证明溶液中不含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案是_____。
得出结论: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反思与交流)工厂排放出的废液常呈酸性或碱性,排放前我们必须进行处理。
4.单选题- (共9题)
7.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
11.
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用石蕊做的干燥的小花变红 |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
D.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
1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 |
B.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 |
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
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相等 |
13.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
5.填空题- (共2题)
14.
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氖元素_____;
(2)3个氮原子_____;
(3)四个氧化铝分子_____;
(4)三个亚铁离子_____;
(5)硝酸根离子_____;
(6)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氖元素_____;
(2)3个氮原子_____;
(3)四个氧化铝分子_____;
(4)三个亚铁离子_____;
(5)硝酸根离子_____;
(6)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5.
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____。
(2)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____。
(2)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16.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的知识做了多方位的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学习实录:
(1)实验发生装置的探究学习:根据反应物的状态,甲同学从下列装置中选择了C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他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

实验过程中甲同学发现,试管中产生了很多泡沫,甚至有些进入导气管中.乙同学将发生装置改成了B,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认为理由是_____.
(2)催化剂选择的探究学习: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丙同学了解到:MnO2、土豆块都可以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萌生了寻找适合催化剂的想法.通过查阅资料,他还了解到部分盐(溶液)也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如CuCl2、CuSO4等盐(溶液).于是他做了以下的探究.
①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报告:
②已知CuCl2在水中可解离出Cu2+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丁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H2O;
戊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Cu2+;
戌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Cl﹣;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最不可能的是丁同学的猜想,理由是_____.
最后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了是溶液中的Cu2+对H2O2分解起了催化作用.
(1)实验发生装置的探究学习:根据反应物的状态,甲同学从下列装置中选择了C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他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

实验过程中甲同学发现,试管中产生了很多泡沫,甚至有些进入导气管中.乙同学将发生装置改成了B,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认为理由是_____.
(2)催化剂选择的探究学习: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丙同学了解到:MnO2、土豆块都可以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萌生了寻找适合催化剂的想法.通过查阅资料,他还了解到部分盐(溶液)也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如CuCl2、CuSO4等盐(溶液).于是他做了以下的探究.
①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6%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CuCl2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 | CuCl2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
②已知CuCl2在水中可解离出Cu2+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丁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H2O;
戊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Cu2+;
戌同学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Cl﹣;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最不可能的是丁同学的猜想,理由是_____.
最后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了是溶液中的Cu2+对H2O2分解起了催化作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