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县石马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48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6

1.推断题(共2题)

1.
.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如图是小纪同学在复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时构建的知识网络,其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表示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类别看,D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盐”);
(2)若反应⑦常用于检验CO2,则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①有生成蓝色溶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4)以上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2.
“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A     B    C D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甲→ ____________,写出甲牌中物质与B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___________(填标号),他们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3.
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氨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图A    图B
(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上图A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再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上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溶质是NaOH;猜想Ⅱ:溶质是______________;猜想Ⅲ:溶质是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4.
红枣是一种含丰富营养物质的水果,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其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品名:504双吸剂 成分:铁粉、生石灰等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C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 验 操 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容物,溶液变红.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___.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
 
(实验质疑)(1)甲同学认为实验操作(1)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乙同学认为该实验并不能得出固体中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504双吸剂中铁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6题)

5.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6.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H2O)
将气体通过盛有火碱的干燥管
B
Cu(CuO)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C
FeCl2(CuCl2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
Na2SO4(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A.AB.BC.CD.D
7.
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至过量,以下图象中正确的是(图象中m表示质量,ω表示质量分数)( )
A.B.C.D.
8.
只经过一次实验就能将H2SO4、BaCl2、NaCl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A.纯碱溶液B.稀盐酸C.硝酸银溶液D.石蕊试液
9.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0.
下列几种实验仪器,其构件中一定使用到了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A.托盘天平B.玻璃棒C.烧杯D.试管夹

4.填空题(共2题)

11.
医疗上的生理盐水含有A、B、C、D四种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1)D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A与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的分子,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该分子中B的化合价是________ 。
(3)A、B、C形成化合物X的名称为_______,其固体溶于水时要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在X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①从宏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_,从微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②试写出图1中实现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图3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写出溴(Br)与Al元素形成的化学式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