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48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5

1.计算题(共1题)

1.
将10g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9g。写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的碳酸氢钠占总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________因素有关。
①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含量 ②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的活泼性
(2)按下图装置连接好仪器(铁架台夹持固定等仪器已略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添加药品,打开止水夹K通入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的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喷灯。

①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固体仍为黑色,而装置E中石灰水变浑浊,则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检验A装置内还含有氢氧化钠,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6.5g含有一种杂质的锌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18g氢气,则该锌粉中混有的杂质是______(填“铜”或“镁”)。把这种锌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请解释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50g,放入足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固体总质量为54g。求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3.
有A、B、C、D、E是初中五种常见的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其中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A和E都属于碱。

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写出A物质的一种俗称______________;D转化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和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答题(共2题)

4.
根据题意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已知过氧化钙(CaO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请写出过氧化钙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
为了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三种杂质。小明设计如下的操作步骤:①加水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量碳酸钠溶液、过量氢氧化钙溶液;②过滤;③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④蒸发滤液得氯化钠固体。
(1)请指出步骤①中所加的试剂顺序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
(2)改正步骤①中所加试剂的顺序后,整个提纯过程中共发生______个复分解反应。
(3)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4题)

6.
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①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B.②充分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③足量铁和铝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④向一定量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大量的水
7.
取一定量的氧化镁和氧化锌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1.8gB.1.5gC.2.0gD.1.6g
8.
用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经过两步反应不能实现的转化是( )
A.Cu→Cu(OH)2B.C→H2CO3C.H2O2→H2D.NaOH→BaSO4
9.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B.食醋除水垢C.煤的干馏D.海水晒盐
10.
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B.该反应可能属于吸热反应
C.该反应生成的单质是最清洁的能源
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2:3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和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B.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都能作食品干燥剂
C.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12.
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一定不涉及的物质种类是(  )
A.有机物B.酸C.氧化物D.单质
13.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阳离子
B.①和②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①和②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
14.
下列生活用品的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纯羊毛衫B.不锈钢锅C.塑料玩具D.玻璃茶杯
1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可以溶解任何化学物质
B.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铁丝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内装水的目的是防止污染空气
D.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6.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立即产生沉淀
B.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氧化铜,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镁
C.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有蓝色沉淀,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两种溶质
D.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NaOH=2NaCl+Mg(OH)2
1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B.稀释浓硫酸
C.加热液体D.量取液体
18.
防治污染、改善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的是 (  )
A.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B.使用电动汽车使生活更加便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丰收后焚烧作物秸秆为田地施肥
19.
河南烩面享誉全国。烩面选用优质面粉,配以粉条、豆腐丝、青菜、羊肉等辅料。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青菜B.豆腐丝C.羊肉D.粉条

6.填空题(共3题)

20.
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盐_________。
21.
锂和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图是锂元素部分信息。则锂离子符号为_______;氢氧化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2.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7.实验题(共3题)

23.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择A 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具体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2)当0℃<t<t1℃时,配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____乙(>;<;=)。
(3)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_g。
25.
小明用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放热”)反应。
(2)写出36 s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