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以稀硫酸为例的反应关系(如下图)体现了酸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_色。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写出图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
反应,则X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

(1)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_色。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写出图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

2.计算题- (共2题)
2.
请同学仔细阅读某碳酸氢铵化肥外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铵(碳铵)
化学式:
净重:50kg
含氮量:16%
(1)碳酸氢铵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3)这包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kg。
碳酸氢铵(碳铵)
化学式:

净重:50kg
含氮量:16%
(1)碳酸氢铵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3)这包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kg。
3.
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84.7g溶液。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2)氯化钡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2)氯化钡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3.流程题- (共1题)
4.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利用海水为原料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1)操作B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
(2)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粗盐水中除NaCl外,还含有少量的
、
等杂质。为了除去这些杂质,需加入稍过量a组试剂,该组试剂包含:
溶液和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4)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5)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该温度下68.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精确到0.1g).

(1)操作B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
(2)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粗盐水中除NaCl外,还含有少量的



(4)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5)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该温度下68.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精确到0.1g).
4.单选题- (共13题)
6.
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B=C+D,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酸,C为水,则B一定为金属氧化物 |
B.若A为锌粒,C为氢气,则B一定为稀硫酸 |
C.若A为金属氧化物,C为金属,则B一定为CO |
D.若A为蓝色溶液,C为![]() |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不属于糖类,但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D.将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9.
下列一些说法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只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 |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则该化肥一定是硝酸铵 |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
10.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钾: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
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
C.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滤液 |
D.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
11.
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足量的铁片和镁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
B.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
D.向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
1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B.打开盛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会有白烟出现 |
C.加入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试液,不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
D.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16.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了中和反应的是( )
①用稀硫酸除铁锈 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⑤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①用稀硫酸除铁锈 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⑤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②④⑤ | B.②③⑤ | C.①②④ | D.②③④⑤ |
5.多选题- (共1题)
18.
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向![]() ![]() |
B.向滴有石蕊的试液中加入![]() |
C.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足量稀盐酸会有气泡产生 |
D.向![]() ![]() ![]() |
6.填空题- (共6题)
19.
如图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过程图像。

(1)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滴入另一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此时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滴入另一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此时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盐酸与氧化铜______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______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______
(4)铁与硫酸铜溶液______
(5)盐酸与碳酸氢钠______
(1)盐酸与氧化铜______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______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______
(4)铁与硫酸铜溶液______
(5)盐酸与碳酸氢钠______
21.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1)写出溶液A、C、D中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_,D______。
(2)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溶液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 A+C | B+C | A+B | A+D |
现象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产生气体 | 产生沉淀 |
(1)写出溶液A、C、D中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_,D______。
(2)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溶液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①金刚石 ②氮气 ③碳酸氢钠 ④铝 ⑤聚乙烯塑料 ⑥甲烷,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作食品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3)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
(4)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
(5)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1)用作食品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3)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
(4)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
(5)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3.
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______而使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______;同时吸收空气中的______(填化学式)而变质,生成______(填化学式),因此,氢氧化钠固体必须______保存。在工业上,碳酸钠广泛用于______、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24.
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小明同学为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质绘制下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该图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在图中C处应填入的微粒为______(填化学式)。
(2)向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下列物质,溶液pH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3)将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与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相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若向该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其实验现象为______。

(1)该图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在图中C处应填入的微粒为______(填化学式)。
(2)向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下列物质,溶液pH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A.![]() | B.浓盐酸 | C.![]() |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